万众期待迎盛会,学优争先谱新篇。为进一步引领和凝聚全院广大师生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积极进取,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上外英语学院”公众号推出“喜迎二十大—代表风采”专栏,宣传全国各地奋斗在一线的教育战线工作者事迹,展示青年人在不同岗位踔厉奋发的生动故事。本期推出系列专栏第一期:师者之光,守护桃李芬芳,让我们共同仰望那大山里的一盏灯、实验室的一个梦、讲台上的一面旗、暗物质中的一束光和乡村里的一抹红,感恩师者,接力奉献!
01
张桂梅:
愿做大山里的一盏灯
张桂梅,女,195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辽宁岫岩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
她是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忠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她总是以自己的思想、人格、情感、行为和学识起到先锋引领作用。以共产主义信仰为办学教育模式,改革创新锻造了丽江教育史上的奇迹,展示了锐意改革、敢打敢拼的光辉形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张桂梅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
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地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
她曾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以张桂梅老师为首的女子高中,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女子高中毕业的八届学生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实现了走出大山,飞越大山的梦想。张桂梅曾说过:“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有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
02
于吉红:巾帼绽芳华
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于吉红,女,1967年1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鞍山市人,籍贯山东肥城,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作为国际无机合成、纳米科学及固态化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多年来,于吉红始终坚守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功能材料的分子工程学这一基础前沿科学领域的发展。
“科研以兴趣始,以毅力终,从无坦途。”于吉红说,“我时常告诉青年学者和学生,做科研要夯实基础,不能为追逐热点而跟风,只要基础扎实,并不断在学科交叉领域发力,就能催生出原创性成果。”
虽然科研工作繁忙,但于吉红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将国际前沿成果引入课堂,以科研反哺教学。“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是我的责任”,迄今,她已培养博士70余人,其中有40余人晋升为教授或副教授,涌现出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她所带领的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为党和人民的科教事业奋斗终身,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于吉红说,“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会认真履职尽责,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03
路丙辉:
陪学生走好人生路
路丙辉,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省伦理学会会长、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之“丙辉工作室”首席专家、丙辉网络思政中心负责人、皖南红色文化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负责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全国师德标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多年来,路丙辉带领教研室成员着力在创新上下功夫,将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社团工作相结合,将课堂传授与朋辈教育相结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坚持“讲、谈、做”合一和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施“1+3”分类教学,创立“丙辉教学法”,举办“丙辉漫谈”340余场,听众5万多人次,回答学生问题1万余条,与学生交流的笔谈50余万字,使思政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信仰课”“人生课”。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路丙辉依然把自己定位为普通的高校思政课老师。“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时代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做一个温暖的思政课老师,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上好‘信仰课’‘人生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路丙辉说。
04
陈玲玲:
解读“生命之书”
陈玲玲,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党的二十大代表。曾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在生命科学奇妙世界里,存在许多鲜为人知的神秘“暗物质”,非编码RNA(核糖核酸)就是其中之一,陈玲玲长期致力于此,破解基因密码,揭开生命的神秘面纱。
在不断向科学高地进发的过程中,陈玲玲带领实验室团队创建了长非编码和环形RNA研究技术体系,在揭示其生成规律、作用机制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研究成果,开拓了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在这个被称为生物“暗物质”领域里,探索未知的快乐促使陈玲玲一步步去揭开生命科学的真相,她把自己的工作总结为“研究前人所不知道的基因组暗物质”,她和伙伴们正是在黑暗中跋涉追光的“解码人”。
陈玲玲表示,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光荣而神圣,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站在科研前沿,要敢于领跑创新,勇于向上攀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做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是我们这代中国科研人的使命。”
05
刘秀祥:
有信仰的人一定会发光
刘秀祥,男,1988年3月生,中共党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教育硕士。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现任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向上的成长,需要从向下的扎根开始。”怀着信仰回到家乡从教,刘秀祥坚持“厚德重智,德育先行”,并把红色文化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抓手。刘秀祥有4个工作室,集贫困生资助、公益演讲(讲座)、教师研修培训、学生德育教育、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等功能为一体,通过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牵线一对一资助贫困生4200多人,资助金额1300多万元;与北京潞河中学等全国8所中学合作建立教师研修基地,为山区教师搭建了拓宽视野、交流互鉴、凝聚力量的平台。
“我觉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要去冲在最前,能够去干在实处。”刘秀祥曾说:“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当梦想之光开始照亮他人时,生命价值也开始重新被定义。
本文信息来源:
公众号: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中国妇女报;吉林女性;双一流高教;墨江发布;中国组织人事报;全国妇联女性之声;贵州日报;南京师范大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