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胜迹·我为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代言

2021-03-12 16:08:06 朱晓宁

红色胜迹·我为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代言



红色胜迹·我为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代言。学习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大家好,我是汇报人朱晓宁。接下来是我的汇报内容将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向大家介绍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它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包括六个部分,即: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县红军纪念堂、洪学智将军纪念碑、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现已形成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村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革命烈士陵园。

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安徽省金寨县县城梅山镇史河西侧山上。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位于县烈士陵园内。始建于1983年4月,占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10平方米。主楼上镶嵌邓小平题写的“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名。左侧悬挂有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铜牌。

2003年进行了全面维修,重新布展,内设序厅及金寨革命史、金寨将军、今日金寨、金寨名人、金寨烈士和将军名人书画等展厅。馆内史料翔实,内涵丰富,能充分展示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和今日金寨的发展面貌。

第二部分是文物遗存其中有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红军纪念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陵园中央,196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兴建,1965年10月建成。塔高24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塔身正面镌刻着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塔基正面镶有汉白玉浮雕,背面墨色大理石上铭刻着中共金寨县委、金寨县人民政府纪念碑文。烈士塔四周和台阶两旁青松翠柏,四季常青,庄严肃穆。烈士塔广场面积2500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1993年在烈士塔北面,又兴建一座红军纪念堂。洪学智上将为纪念堂题名。

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呈八角形,酷似红军八角帽,寓意红军精神永放光芒。在红军纪念堂背后的山坡上,建有百余座将军和红军陵墓,安葬着林维先、滕海清、詹化雨、陈祥、余明等已故将军和老红军的遗体和骨灰。当年那些为革命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的红军英雄和红军将领们,如今又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他们投身革命和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建于1983年,主楼正面镶嵌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名“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八个大字。馆内陈列分为序厅、革命史展、将军展、洪学智图片展、金寨名人展、烈士展、书画厅七个部分,馆藏文物1192件。金寨县红军纪念堂于1993年在烈士塔背面兴建,建筑面积444平方米。洪学智将军纪念碑建筑面积840平方米,包括纪念碑、功勋柱、长城墙、悼念广场、绿化等。红军烈士墓园建在烈士塔的西山坡上,共有百余座。红军广场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包括广场、牌坊、上山台阶步道、绿化、照明、挡土墙和浮雕等。

接下来我介绍的第三部分是金寨的红军精神。金寨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是融博物馆、纪念堂、红军墓为一体的大型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每年全国各地数万名参观者前来凭吊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2020年7月,中宣部公布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首批15家试点单位,安徽省“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入选。试点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红色资源数据化采集,提炼和展示红色文化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将红色纪念馆呈现在电视机大屏和移动终端小屏上,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讲好讲活中国共产党奋斗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最后,作为安徽人同时也是一名大学生,很荣幸能够为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代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民族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红色精神便是其中的精华。如今,红色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启示和示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应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要成功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特别需要学习和弘扬红色精神。今天,铸造红色精神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但红色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当我们举起双手庄严宣誓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想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那就让红色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我的汇报完毕,感谢大家的聆听!



责任编辑:木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红色胜迹·我为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代言。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