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以示范创建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向“新”提“质”

2024-10-14 11:14:20

作为江苏首个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苏州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示范创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作为答好强国建设,苏大何为时代课题的关键要点,布局实施六大党建赋能工程,统筹推进20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和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政治引领 点燃党建强基赋能红色引擎

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将党的领导贯穿示范创建全过程,压实政治责任,形成系统集成、开放融合的高校党建新格局。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夯实发展根基。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定不移用新思想定向领航,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擦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鲜明底色。二是健全党建工作体系激发组织活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横向协同,院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纵向贯通,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责任明晰的工作机制。将组织建设放到中心工作中定位布局,依托实验室、产学研平台、创新团队、一站式学生社区等载体优化党组织设置,增强组织弹性和适应性,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两个党建项目获评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相关经验多次获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报道。三是校内校外集群创建实现辐射带动。开展校级双创项目的培育创建,形成了校级立项培育定期跟踪问效中期答辩汇报培育成熟推荐的闭环步骤,构建了支部/院系自建+专业团队辅建+职能部门协建的工作模式,完善了学校党委-院级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联创工作机制,目前全校已有36个党组织入选全国、全省党建双创项目,实现了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科研院所、机关部门、附属医院等各类型党组织的全覆盖。积极走出校门发挥示范作用,以大手牵小手形式与苏州市委教育工委、苏州高博职业学院签署共建协议,带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

多元协同 提供拔尖人才培养典范样本

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示范创建的关键任务,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一是用价值体系。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的思政工作体系,制定实施《本科生铸魂逐梦工程实施方案》《研究生铸魂·卓越工程实施方案》,加强一站式社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学生立下报国强国大志向。二是用知识体系。持续推进未来精英计划,系统设计超常规培养、荣誉教育和跨学科培养体系。构建“π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更加灵活的空间,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分层分类布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基地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群,形成双轮驱动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三是用创新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并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聚焦江苏“1650”现代产业布局,增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布点结构与全省50条重点产业链的匹配度提升至70%以上。出台《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获批金融+计算机”“知识产权+生物制药4个培养项目。瞄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聚焦的数字经济核心关键领域发力,重点对接人工智能+”等行业需求,在医学+”“材料+”等交叉学科增长点上构建基础+应用复合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教研一体融合。

1.jpg



近悦远来 打造人才引育留用金字招牌

把人才强校战略作为示范创建的重要支撑,围绕国家人才工作战略布局,以高质量的组织建设汇聚一流人才队伍。一是统筹规划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强化党管人才,成立党委人才工作小组,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推进双轨培养机制,近两年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180名,其中省级以上人才11名。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从选拔任用、教育培训、作用发挥、激励保障、管理监督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二是解放思想开拓人才工作崭新格局。实施高端人才集聚计划,出台《人才引进审批流程》《青年特聘教授实施办法》,优化引才程序;推进校院(附属医院)、校地联合引才,在《Nature》、驻外使领事官网等发布引才信息,举办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创新引才方式;在功能纳米、能源科技等方向集聚高精尖缺的战略科技团队,完善精准引才;制定《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畅通服务渠道,解决人才急难愁盼。三是成效显著形成人才队伍虹吸效应。2023年新增国家级重点人才33人,13位学者入选江苏特聘教授。大力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全面推进铸魂润心强师行动计划,使优秀的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共同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一批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2.jpg


融合聚力 走出科技创新突破实践新路

在示范创建中注重发挥党建的牵引和服务功能,激发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突出优势,推动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一是组织保障与时俱进。主动识变应变,成立科技党委、先进技术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发起成立苏州市大院大所党建联盟,深度参与环太湖科创圈党建共同体,落实江苏百所高校对接千个产业链党建联盟行动,与地方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近20个产业链党委共建合作,凝聚党建优势和党员智慧,营造校地校企协同创新生态圈。二是有组织科研支撑有力。坚持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领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破解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衔接不紧密的问题。与苏州实验室共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先行示范区,推进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织密以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引领、以省先进负碳技术重点实验室等40家省部级平台为骨干、以100家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为节点的创新网络,推进平台团队项目成果协同发力。作为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创新成果落地助力转型。三是产研融合互促共进。出台《产研融合一体创新行动方案(试行)》,在清除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增列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和基础前沿领域前瞻布局,开展有组织、有使命、有学术穿透力的研究,聚焦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领域,立足苏州、放眼世界,建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基前沿科创研究院等策源载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3.jpg

4.jpg


责任编辑:岳昱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苏州大学:以示范创建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向“新”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