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3-08-18 17:21:56 汪静静 金鑫

近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并明确指出“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生态环境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走生态富民的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以更高站位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其一,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路线,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包含“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包含“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除此之外,党和国家先后通过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文件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在“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也重点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需要的现实内容,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把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基础性意义。

其二,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明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事关中国梦的实现,而且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面对生态环境挑战,必须认识到解决全球变暖、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协商交流、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要“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推动全球生态科学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创造性的提出“绿色之路”的发展愿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生态自觉和世界胸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成就表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并将彰显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以更宽视野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一方面,知往鉴今,在继承传统文化智慧、总结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增强行动自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有相对独立性也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包含着对不同时期生态治理实践经验的积累。从提出“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协调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到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党的二十大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7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演变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能够始终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能够正确认识到不同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和主要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战略意识。因此,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与新中国70年来的生态治理奋斗史相结合,向历史学习、从历史中“探宝”。

此外,要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衔接起来,在历史长河中吸收传统生态思想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古人关于维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自然,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努力促进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另一方面,树立世界眼光,在学习借鉴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经验的过程中拓宽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比较分析了解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以自然生态保护为前提,因地制宜采取各种生态保护措施,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科学经验,并加以借鉴使用。比如,西方国家建立的“国家公园”制度,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的原则,并积极引入当地社区居民参与,让居民在生态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决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借鉴其合理做法,根据中国自身实际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生态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以更大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成效。一方面,要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革命性的变革,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措施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改革,落实政治责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理,完善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国土用地监管制度等,同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加强惩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生态侵权责任。

另一方面,要调动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全社会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与渐进共享的发展过程,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增强广大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也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要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生态素养培育体系,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大力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性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培养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群众树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鼓励购买绿色低碳产品,增加公共绿色出行。

(作者:汪静静,苏州新东方学校党委书记;金鑫,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讲师)


责任编辑:林心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