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博爱青春|承岐黄薪火,护青春明眸志愿服务项目活动纪实
江苏省红十字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高校重点打造“博爱青春”系列品牌项目,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发挥红十字在志愿服务中的育人、引领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挥青年人在志愿服务当中的先锋力量,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会精心筹备暑期志愿服务项目承岐黄薪火,护青春明眸。在多方团队和专业技术支持的背景下,团队科学策划,分工协作,不断推动健康用眼,科学护眼宣讲活动走深走实,推动中药护眼、眼部健康行动见行见效。
活动简介
“目”光长远,才能暮光而行。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期。《承岐黄薪火,护青春明眸》志愿服务项目自2023年省级博爱青春项目立项以来,先后在苏州高新区、姑苏区、虎丘区,徐州连云港市谷沙、后陈、狮子口、黄海、班庄社区、徐州碾庄镇新街社区、碾庄井墩村等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反响良好,辐射广泛,效果明显。
2024年,本项目团队将坚持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发力,精准对接儿童青少年健康需求,按照重要文件精神和要求确定以中药学专业技能和中医药传统文化双引擎服务面向小学、初中、高中群体的爱眼护眼养眼系列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持续推出眼健康服务提升、眼健康教育完善、眼健康能力强化、眼健康技术指导、眼健康暖心服务、中医药护眼特色服务六大类核心内容。以期实现在传播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氛围下提高青少年健康用眼意识和习惯,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入推进,不断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服务水平。
前期培训
团队志愿者参与江苏省红十字会组织的“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培训,学习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组织经验和职业技能,为之后活动的开展做了充足的准备。在江苏省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上,全省的志愿者们一齐宣誓,坚定作为博爱青春志愿者为社会、祖国和人民奉献的决心。
项目准备
志愿团队利用中药学专业和眼视光专业优势,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与生产企业合作研发出在香樟树里提取冰片的中药护眼贴和蒸汽眼罩,该产品采用纳米技术和生物发酵技术,实现植物精华进入真皮层,眼贴冰冰凉凉,若有清香,有提神醒脑之效,眼罩恒温发热,温润蒸汽,有舒缓双眸之效,对于预防近视、缓解疲劳具有明显效果。该项目重在实现眼健康服务提升、眼健康教育完善、眼健康能力强化、眼健康技术指导、眼健康暖心服务、中医药护眼特色服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做到缓解高度近视压力和近视焦虑。
活动纪实
护眼知识科普,做眼健康教育宣传。利用PPT、宣传册、手工制品、小游戏、讲座、知识竞赛、盲盒抽取、手工DIY等的方式科普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爱眼护眼,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通过合理使用电脑、手机和电视,保持眼部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补充营养,定期检查眼睛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健康。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爱眼护眼,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专业技术赋能,做眼健康保养服务。志愿团队利用专业优势带来护眼贴使用体验、眼镜清洗、眼镜维修更换鼻托等特色服务,并与同学们展开深入交流,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现场答疑解惑,为他们提供了正确用眼的相关建议,提高同学们眼部保健意识。
核心技术演示,为眼健康保驾护航。志愿团队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于预防近视工作中去,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合作研发出在香樟树里提取冰片的中药护眼贴和蒸汽眼罩,服务青少年,通过体验中药材开发的技术产品,推动眼健康事业发展。
分区域推进,助力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事业。志愿团队分别面向儿童青少年群体,在江苏苏州横塘社区、新升社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淮安市淮阴中专、淮海高中、赵集中心等地实施,不断实现眼健康服务提升、眼健康教育完善、眼健康能力强化、眼健康技术指导、眼健康暖心服务、中医药护眼特色服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做到缓解高度近视压力和近视焦虑。
感悟分享
屠恩芸: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形式,是传递爱心,播种礼貌的过程。对于被服务对象,是感受社会关怀的机会;对社会而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我得到提高和完善,个人价值得到认同。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因为“被需要是一种幸福”。帮需要的人,做有爱心的事,服务社会,传递温暖,是当一名志愿者的真谛。这是我在参与本次“承岐黄薪火,护青春明眸”暑期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后最真实的感受。我想,个人的志愿服务是星星之火,我期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社会,为他人,为了爱。
赵新杰:我很荣幸能成为以传递爱心、志愿服务、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为宗旨的这样一个团队的成员之一。作为一位中药学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自己本身的专业,而应当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即使我们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颗关爱之心不会磨灭我们将尽全力伸出双手去帮助、关心老幼等弱势群体。哪怕一句问候、一次扶持、一次弯腰,乃至只是一次爱心事件的传递宣传,都能为社会公益、慈善、福利事业及弘扬中医药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张璐: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经常参加入学校和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说是志愿服务给了我这个大学生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突出的感受就是通过志愿服务平台,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同时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不单单要学习,还要进行全方面的素质拓展,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而现在我肩负着不单是普通大学生的责任,而是一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交流和协调合作的能力,更让我们有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集体观念。
秦若涵:在这“承岐黄精神,护青春明眸”过程中,我不仅仅丰收了友谊,还汲取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自我价值也得到了提高。有时候志愿活动的内容是比较繁重和困难的,或许,这个社区会没有投影,我们准备的资料无法全面呈现给大家;那个社区缺少空调,我们在宣讲过程中汗如雨下,但是一想到在努力完成后的那种成就感就不会感觉辛苦,特别是在帮助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就会觉得特别的开心,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陈婷:做志愿者在精神层次得到了很多收获,这是对我而言一笔很大的财富,这对我来讲确实是非常大的提高,我感激这做志愿者的这段经历,这让我感觉非常的有意义。志愿服务给了我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通过志愿服务平台, 眼界更加开阔, 心灵更加清纯透彻, 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志愿活动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情况,也可以提升自己生活素养。
撰稿:杨玉林,摄影:屠恩芸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