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

2021-01-18 19:20: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上海教育系统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同济大学以首批十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为契机,紧紧扭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一主线,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布局、创新举措,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

三个方面纵深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初心和使命就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济大学高度重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党委常委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研讨推进工作。为了广泛动员和鼓励全员参与,今年年初在教代会上专门设立议题,开展“三全育人”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智慧。同时,印发《“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将“十大育人”体系细化为83项具体任务的施工图。目前,正围绕三个方面纵深推进。

一是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动综合改革行稳致远。

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实现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围绕“十大育人”成立十个工作小组,分别制定落实举措清单、实施路线图和完成时间表,形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简报制度等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二是突出特色品牌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十大育人”每一个板块都强调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营造育人新生态,着力培育“叫好叫座”的育人工作品牌。通过推动大类培养等改革,打造“三全育人”改革先行示范区;推进文化育人品牌输出,创作更多类似《江姐》《同舟共济》等有影响力的文化育人作品;继续发挥学校作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工作联盟”发起单位和秘书单位的优势,打造一批“样板房”和“示范区”;夯实“信仰启航”“先锋示范”和“卓越领航”三大工程,通过聚焦加强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选树先进标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选优建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形成三个抓手,发挥学生党建核心引领作用。

三是强化评价考核体系,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结合学校实际,围绕人才培养新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三全育人”工作评价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指标体系。将“三全育人”理念与“德智体美劳”五个育人内涵、育人目标、指标体系、培养路径相融合,围绕大学生各个年级的成长需要和侧重点,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培养方案。

根据“十大育人”质量提升工程的建设内容,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按照可考核可测量的要求,设计各育人主体测评指标,评价教学单位、管理部门、后勤教辅单位及各育人主体在育人任务、职责及育人措施、效果方面的成效。同时,健全评价体系,把“软指标”变成“硬杠杠”,让建设方案落地生根,并计划形成系列理论与实践丛书。

打造大思想政治课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虽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课堂教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关键要建强思想政治课程这个主渠道、主阵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平台,不仅传播知识体系,而且进行价值引领。同济大学“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的核心板块就是“课程育人”,关键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着力打造有益互补、良性互动、共生共长的“大思想政治课”格局。

具体来看,学校从三个方面入手夯实思想政治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打造育人共同体,建设一流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此,学校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学科责任教授岗、思想政治课课程责任教授岗,建强高水平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同时,将校领导、院系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辅导员、优秀学生、优秀校友等力量引入思想政治课堂,各有侧重、优势互补,打造育人共同体。

新生教育周,校领导及学院书记、院长走上新生入学第一课讲台,讲授“新生第一课”;学校所有党政领导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每学期为学生授课;邀请以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在专业领域有深厚建树的学者走进“中国道路·名师讲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科前沿相结合;辅导员、优秀学生、校友通过“信仰的力量”宣讲会、“青春在西部闪光”报告会、校友大讲坛等,做到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二是打造“共生共长”式课堂,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通过思想政治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学校成立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让教学名师手把手带教“青椒”,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持续打造系列精品课程,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在课程中融入国情党史校史,尤其突出政策形势、社会热点等内容,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力争把课程讲得“活”、讲得“火”。

上好社会实践课,把思想政治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同行计划”,选派优秀学生深入基层挂职锻炼,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社会实践始终,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当奋斗者。

推进红色文化课,到延安、井冈山等地开展暑期“红色课堂”,持续推进“红色艺术教育周”品牌项目,持续建设“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系列短剧和原创歌曲,以红色文化为思想政治课建设提供深厚力量,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三是开放思想政治课边界,让思想政治课全面融入“三全育人”格局。

课内课外结合。学校每年举办“使命与担当”知识竞赛,让思想政治课教师提供主题,学生通过风采展示+主题演讲+观点辩论的形式,创新理论学习。建立“乡村振兴研习社”“同济梦想教室”等,组织学生去浙江黄岩实践、去云南云龙和甘肃定西对口扶贫点支教,创新实习和支教模式,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校园、走向社会,激发学习热情,强化使命与担当。

线上线下互动。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喜欢短视频、微表达,因此学校积极开发慕课平台,推进课程多形态建设,开发精品课程群和课程链,打造一批有理论高度、实践深度、现实角度的“微课”,提高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

校内校外联合。着力打造行走课堂“我身边的思想政治课”,把思想政治课搬到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鲁迅纪念馆等场所,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知国情民意。

今年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上海市教育大会的关键年,也是加快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的攻坚年,同济大学将秉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传统,勇当教育先行者、争做新时代排头兵,建立健全保障制度,高质量完成“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形成可示范可辐射的成果,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作者为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大思想政治课。高校虽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