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美育教学实践,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成功举办 “声润青春·诗香东湖”严春芳诗歌音乐诵读分享会
12月11日下午,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在大学生活动中心301报告厅隆重举行了“声润青春·诗香东湖”严春芳诗歌音乐诵读分享会暨“东湖之声”美育教学创新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紧密结合党建文化,以党建引领美育,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引领作用,旨在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并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著名作家严春芳,武汉东湖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卢波涛,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王登勇,院长助理李延召,播音教研室主任孙洪雅慧,学院团委书记李睿,副书记阚颖,以及各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卢波涛发表了开场致辞。他强调了美育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卢波涛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他期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并鼓励在场学生用艺术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情感,用艺术的力量去启迪智慧。美育教学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促进。

严春芳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学校的感谢,并期望通过此次活动让诗歌与音乐的美妙之声在汤逊湖畔久久回荡,引导师生以更加细腻和敏感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他还特别提到,诗歌创作与诵读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希望同学们在诗歌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搏。

活动中,教师支部书记李延召与凃玉彬老师示范朗诵了开场诗《武汉东湖学院之歌》,高亢激昂的声音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随后,参赛选手们以声传情,奏响心灵乐章,全程紧凑流畅,评委专注,观众沉醉。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在诗歌的浸润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第一组同学将目光投向广袤无垠的自然,用灵动的声音描绘出山川的壮丽、森林的神秘、溪流的欢畅,仿佛带着听众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肆意遨游。第二组深情地诉说着父母的慈爱、手足的情深、家庭的温馨,让在场之人无不被那浓浓的亲情所触动。第三组以激昂之姿展现励志篇章,用铿锵有力的朗诵传递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勇往直前的信念、追逐梦想的执着。第四组同学聚焦社会现象,以深沉而富有思考的朗诵揭示社会现象,引发全场观众深深的思索与强烈的共鸣。

经过现场评委的讨论,最终获最佳诵读奖的作品有《我是大海的一滴水》《致礁石》《中秋夜的思念》《用手行走的穆夫塔》《老樱》《遇见黄河》《平凡与伟大——悼勇救日本母子的胡友平女士》;获得最佳创意奖的作品有《致东湖湖心亭》《沙滩与沙粒》《不服输的香港女孩》《妈妈紧捏着女儿的手》《多想再听你叫一声妈》《母亲的柴火灶》;获最具潜力奖的作品有《没了头颅的石头老人》《蚕豆花》《田野里,飘来母亲的白发》《驼背老人——记一位清洁工》。

时光在吟诵诗歌中悄然流逝,师生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感受了严春芳诗歌的独特魅力。在场师生共同领略了一场诗歌与美育教学创新实践相融合的盛宴,通过一系列诵读作品,展现了其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卓越成效。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美育教学的创新实践,更是一次党建文化的生动展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登勇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党建引领下的美育工作新思路,通过诗歌诵读的形式,将党的教育方针与美育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结合党建文化,为师生们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学习与体验机会,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这些活动,学院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在美育教育的实践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