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武汉理工大学助力陕西省石泉县乡村振兴的成果,深刻感悟乡村振兴中的理工力量,更好讲述乡村振兴中的理工故事,促进校地共建发展,7月4日至7月7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一行8人在武汉理工大学派驻石泉县堰坪村第一书记刘小刚的带领下,于石泉县深入开展了实地调研、座谈走访和支部共建等活动,对乡村振兴中的理工故事进行了全面了解。
实地调研,感受数智赋能新风貌
数智赋能产业发展。在堰坪村蔬果种植大棚基地等地,刘小刚书记详细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以科技助推智慧农业建设的实际举措。棚内果蔬生长茂盛、丰富多样、富含地域特色的背后,是武汉理工大学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实现农产品种植中的科技与自然相结合,以科技助推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写照。
数智赋能基层治理。在堰坪村村委会办公楼的一楼,实践队队员们实地感受了武汉理工大学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数字乡村”智慧治理平台。在学校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这一平台通过数字农业、数字乡村、数字党建、数字治理等七个板块对全村的生产生活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管理,用科技赋能乡村治理,提升治理效能,为堰坪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走访座谈,感悟四载接力新作为
用心用情真帮扶。在与石泉县中池镇党委书记胡德辉、武汉理工大学派驻堰坪村第一书记刘小刚和堰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叶友兵等人的访谈过程中,实践队队员充分感受到了武汉理工大学为推动堰坪村的振兴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四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发挥理论、人才、资金、科技等优势,以理论宣讲助推支部党建发展,以科研立项助力堰坪产业兴旺,以教育赋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理工力量正切实改变着堰坪村的面貌,理工精神也在这里落地生花。
解困解忧润民心。理泉桥畅通两岸致富路、产业园汇聚理泉真情谊……在工作实录中,实践队队员们近距离体会了刘小刚书记的工作情况,为日后宣讲积累了一手素材。从产业发展到基层民生,从集体致富到邻里和谐,擦亮“党员名片”、写好“民情日记”,是每个对口帮扶干部的工作缩影。“感谢武汉理工大学”是当地干部和群众对实践队队员说的最多的话,真情流露突显了深厚的理泉情谊。坚守为民初心,俯下身去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理工力量始终挺立于乡村振兴第一线。
校地联学,探索党建引领新模式
理论宣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纵深化。实践过程中,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成员向钦亦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绘就乡村振兴新愿景》为题面向中池镇堰坪村村两委成员进行理论微宣讲,让党的理论政策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讲给基层干部。成员刘佳豪以《人工智能助发展,乡村振兴开新局》为题面向石泉县城区商会进行理论宣讲,为石泉县本土企业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更好助力产业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
支部共建,助推校地基层党建合作新发展。在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讲师团党支部与中池镇堰坪村党支部、石泉县城区商会功能型党支部的共建活动中,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以校地基层党建合作促进党建引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就未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与当地基层党支部开展理论研学、理论联学、理论宣讲等活动达成了共识,为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传播和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贡献了青春力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是了解武汉理工大学助力石泉乡村振兴的直接途径,有效引导和帮助了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下一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讲师团将进一步凝练此次社会实践的成果,将调研收获转化为宣讲素材,面向更多群体讲好乡村振兴中的理工故事,激励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在祖国大地上书写火热青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