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例讲述医院如何“供氧”
“同学们,今天我们《建筑设备》这次课要以我参加火神山医院的供氧系统建设为例,介绍特殊建筑的医用集中供氧系统技术和设备在医院医疗工作中的应用。”武汉轻工大学土建学院党员刘卫斌老师的网课一开场就深深吸引了在线听讲的同学们。
刘老师的网课界面(以火神山医院供氧系统为例)
以亲身经历阐述土木人的责任与担当
刘卫斌老师是国家注册暖通工程师,有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今年1月24日,刘老师进驻中信建筑设计总院,参与武汉火神山医院整体医用气体(包含集中供氧、医用真空系统)工程的技术服务工作,同时与中建三局、卫健委、城建局的同志们紧密合作,反复讨论方案。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怎样在短时间内拿出稳妥的方案?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如果使用中出现问题该怎样高效地解决?经过4天4夜的连续奋战,他们终于拿出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专家讨论火神山医院设计技术方案(持话筒者为刘卫斌老师)
“刘老师将整个过程以及在确定方案时的细节,通过网课向我们进行了阐述。课堂上老师充满激情,我们感受到了无比强大的‘中国力量’。”该校土建学院一位同学说。刘老师的课堂拓展了大家对课程知识应用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土木人的责任与担当。
“专业课学好了是可以救人的”
课程中,刘老师一再强调:“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保障。”针对氧气及医用真空系统设计周期短、现场施工复杂的特点,医用气体技术负责人在“高压”环境下怎样对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刘老师也进行了具体讲述。
针对新冠肺炎病人的高氧量疗法,供氧系统的工程质量同比生命。由于项目的特殊性,怎样才能保障符合预案要求如期交工投入使用?“供氧系统和医用真空系统可以说是边设计边施工,特别是医用气体工程不能有半点差池。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技术人员全程跟踪项目施工,随时随地解决问题,为工程顺利交工提供保障。”刘老师边分析边讲解。
刘卫斌老师在火神山建设现场
经过十几个昼夜的拼搏,医用气体工程最后全部顺利交工。医用气体作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核心系统,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运行稳定,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尤其是火神山医院直到最后实现了医务人员0感染,医用气体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学们,请大家带着敬畏之心学习《建筑设备》这门课,学好了是可以救人的。”刘老师在网课结束时谆谆教导同学们。
“今天刘老师向我们讲解了他参与建设火神山供氧系统的经历,传授给我们各种参数的选取方法,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建筑设备》这门课程。老师的实例分析与系统讲解,让我们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要只争朝夕,学好本领,实现土木人的抱负,担当土木人的责任。”土建学院学生张绪说。
刘老师以自己的专业学识和职业担当为同学们上了充实而且深刻的一课,作为未来的土木人,同学们的使命感越来越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