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为了心中那颗最美的“星”

2020-10-19 11:39:29 人民网

吉林通化,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抗日英雄杨靖宇烈士陵园内松柏青青,将军高大戎装铜像挺立。95岁的徐振明,就在这里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烈士陵园。年轻时,他就把杨靖宇当作“明星”榜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炮火洗礼,和平年代他深藏荣耀、甘受清苦。

3.jpg

徐振明(左三)离休后在陵园义务讲解。

峥嵘岁月 百炼成钢

1942年,16岁的徐振明加入八路军,在伏击日军的战斗中因作战勇猛荣立一等功。1950年,徐振明随38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一线作战29个月,参加过“飞虎山阻击战”、“松骨峰阻击战”等著名战役,在争夺394.8高地的拉锯战中荣立一等功。

1950年11月4日,飞虎山战役打响。担任通讯连排长的徐振明,带领30名通讯员传递信息。战况激烈,徐振明眼看着刚出发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不禁泪流满面。“想想牺牲的战友,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享福。”1958年,九死一生的徐振明告别了前半生的枪林弹雨,投入到和平年代的建设事业。军旅生涯中,他荣立大功两次、小功多次,但转业后却深藏功与名,只字不提当年勇。

一生执着 守卫忠魂

转业时,摆在徐振明面前的有三个职位: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和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所长。徐振明说 “能守护烈士陵园,这是我的无上光荣。”把家安在陵园边上,把心放在陵园。每当遇到刮风下雨,徐振明半夜也会到陵园巡查,看看屋瓦是否漏雨,树木是否倒伏。2万多平方米的陵园是铲平山尖建起来的,刚建成时没有树,也没有花。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栽植松柏,种花种草。“父亲种了多少棵树,真数不清了,但是肯定得有上万棵。”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说。

1965年6月,通化的雨季来了。陵园屋顶的琉璃瓦坏了。徐振明蹲守北京半月有余,以诚心感动了北京古建筑队,请回两名瓦匠修缮。直到今天,即便遭遇狂风骤雨,严丝合缝的琉璃瓦也没再漏过水。徐振明还想尽一切办法,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

红色基因 代代相传

1980年,徐振明要离休了,便劝说儿子徐永军到陵园工作。徐永军拒绝了“我才18岁,还想找个挣钱的活,学门技术呢!”让徐永军没想到的是,从小和蔼的父亲气得要揍他。两年后,拗不过父亲的徐永军接了班。

徐振明离休后又回来做门卫坚持天天来陵园,给游人讲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言传身教,父亲的行动和精神深深触动了徐永军,他每天早早来到陵园,把将军铜像擦拭得一尘不染。

徐振明一生淡泊名利,这些年来,他深入学校、部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还主动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讲述杨靖宇将军和抗联的英雄事迹。


责任编辑:赵银双 彭子涵 贺培 汪晓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