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为深化红色文化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10月21日,文华学院人文学部学生第一党支部学生党员及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2、3班团支部,于武汉市佛祖岭大邱社区开展了“泥塑匠心承古意,红色文化映新天——非遗进社区”活动。本次活动由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荆江淼同志组织领导,以泥塑艺术为纽带,旨在通过党建带团建活动形式,组织青少年学习、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的独特魅力,推进非遗活态化传承新进程。
在庄重的国歌声中,活动正式开始。社区活动负责人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并呼吁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士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学生代表郑昊哲对泥塑的历史及文化价值进行了详尽阐释,使参与者对这一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际操作环节,有经验的同学现场示范,引导参与者使用超轻粘土代替传统泥土,亲身体验泥塑的制作过程。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们积极发挥创意,制作出一系列具有文化特色的泥塑作品。
在泥塑作品展览阶段,同学们依次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的独特魅力。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荆江淼就活动进行总结,指出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也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学生们在泥土的芬芳中找到了创作的快乐,增强了创新精神,并且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全体成员在横幅前合影留念,珍藏这一难忘的时刻。学生党员郑昊哲表示,“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我有幸参与了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活动,深刻感受到非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散发的活力”,相信在文华学子的努力下,非遗文化能够在在人间烟火中绽放生命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