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统领 传承丝路文化

2024-04-19 18:43:29 李沫燃

党建为统领 传承丝路文化

为了更好传承丝路文化,发挥党建育人的引领作用,202311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及近200名学生赴乌鲁木齐文博讲堂听取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讲座,开展以党建为统领 传承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党日活动。讲座以《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与一带一路建设》为题,结合近年来丝绸之路考古发现,解析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联系,解读丝绸之路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讲座过程中,王建新教授说:当下的丝绸之路考古范围涉及中国、中亚各国,中国学者在中亚考古中与当地单位开展合作,合作对象包括考古机构、科研机构、院校等,在中亚的考古工作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发现和突破,也得到了在中亚工作的各国考古学家的关注,这对于让世界重新了解和确认丝绸之路的历史,理解一带一路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讲座中,王建新从丝绸之路一词的狭义概念说起,引发观众思考:丝绸之路考古为何需要东方视角?王建新教授说:丝绸之路的概念是西方学者在100多年前提出来的,自然带着西方视角。而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流要道,对其研究不能缺乏东方视角。随后,结合西北大学所开展的寻找大月氏考古遗存展开问题。教授认真讲解月氏是曾生活在中国境内的游牧民族,秦末汉初,月氏被匈奴打败,月氏中的一支西迁,称为大月氏。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共同对抗匈奴,命张骞出使西域。月氏西迁和张骞出使西域,都是丝绸之路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讲座的最后,王建新感慨: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交往。今天,丝绸之路把我们再次连在了一起,丝绸之路遗产的跨国联合申遗,加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的成立,丝路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正在不断续写,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关心文博事业,为丝绸之路建设发展贡献力量。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起身为王建新精彩的讲座致以掌声,我校学生菲莉亚·艾尔江说:通过今天的讲座,让我看到丝绸之路从古至今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合作共赢一以贯之,我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我会好好学习,将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身体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路.png

    在实现丝路精神融入高校德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教育内容的设计与实施。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打造多元化的丝路精神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和社会状况。通过本次以党建为统领传承丝路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让更多党员教师深刻理解高校德育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丝路精神融入到德育教学中,以培养更加具备国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新时代人才。身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二支部党员,在今后教育教学教学中更应探究丝路精神融入高校德育的价值与路径,为高校德育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对于培养新时代人才、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李沫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了更好传承丝路文化,发挥党建育人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