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天线所党支部成立于1987年4月,现有党员36名,是全国第四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陕西省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获批第三批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党支部刘英同志党龄28年,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探测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党支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凝练了以“党建领航守正心、教育固本承初心、科技研真攻核心、人才强根聚同心”的“四心”党建业务双融合思路;党支部以“传承初心、筑梦天线”的工作理念,引领支部教师传承毕德显、茅于宽、吴万春、毛乃宏等老一辈西电人的高尚品德、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营造扎根西部建设、与国家共命运的支部氛围,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育人情怀深、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实验室科技创新突破,培育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党支部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党支部刘英作为党建和业务的双带头人,坚持理论学习和业务工作两手抓,带领支部党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轮训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为传承毕德显、茅于宽、吴万春、毛乃宏等老一辈科学家“勤勉务实,信息特色、敢为人先”的西电品质,党支部推出 “传承初心,筑梦天线”栏目,系列讲述西电天线与微波专业奋斗者的故事,以此激励新时代青年教师。
图1 “传承初心,筑梦天线”专栏
为加强教师党性修养,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赴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集中观看《长津湖》等。
图2 观影《长津湖》
党支部不断强化“创新、开放、共享”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机制,加强与国内外天线行业领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先后与中国电科第二十九所综合孔径与天线技术研究部党支部、航天五院504所天线所党支部结对共建,实现双方互动互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图3 党支部结对共建
党支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一是邀请天线专家傅德民、龚书喜等教授做专题讲座,引导青年教师传承老一辈天线人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水平;二是充分发挥陕西省教学名师苏涛、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焦永昌、陕西高效优秀党员刘英等模范示范作用,引领青年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邀请青年教学能手陈蕾副教授分享教学经验,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这些计划不断培育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的建设者。
党支部牢记育人使命,积极探索具有天线与微波领域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模式:一是组织教师走进书院,面向电子信息大类本科生开展“欢迎来电”宣讲活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以科技报国为己任,夯实基础理论,学好专业知识,践行使命担当;二是党支部组织教师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学苦练夯实基础,勇于担当有所作为;三是支部党员先后带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本科生赴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等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培养本科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图4 具有电子信息领域特色的“课程思政”
党支部积极引导师生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国家的战略需求、与实验室发展目标相结合,坚持“四个面向”,锚定电子信息领域“卡脖子”技术急需,充分发挥在天线、微波等领域的特色优势,加强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以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原始创新取得新进展。党支部以科技领军人才或高层次技术专家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建设我国天线微波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入选/成立多个创新平台和实验室。依托国家大平台,建设天线大装置,研究电磁真问题,形成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引领我国天线微波产业发展加速向中高端迈进。
图5 天线近场测量系统
总述:
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天线所党支部以党建工作引领教学科研,以教学科研成效体现党建工作水平,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同向发力、双融双促。党支部建设质量显著提升,继获批陕西省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后,又获批全国第四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在科研一线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刘英同志牵头的天线与微波技术创新团队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在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