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40年:“渔”跃龙门 ——浅谈改革开放40周年来厦门的经济发展

2021-01-19 14:57:04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题记,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光辉历程书写伟大飞跃,雄心壮志踏上崭新征程。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目标要求。这是一篇眼界开阔、立足长远、引人深省的重要讲话,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新的宣言书、动员令,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而这在这辉煌的四十年发展中,祖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也达到上了一个新高度。

祖国的东南角,美丽的福建省厦门市,那是我的家乡,也是祖国首批改革开放城市之一。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也正是伟大的“邓爷爷”在南海边画下的那个圈,彻底改变了厦门,这个原本以渔业为主的海港小渔村的命运。

忆起旧时光,听父母讲起他们儿时的厦门——不如现在这般发展迅速,没有如今热火朝天的旅游狂潮,没有一幢幢钻天的高楼林立,没有繁荣的贸易场景。拥有的,只是属于一个小渔村的恬静闲适。厦门因远古时为白鹭的栖息地,且主城区是福建省东南角的一片小岛而得雅号“鹭岛”,沿用至今。那时候的厦门,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地方,有许多地方的道路都很崎岖,一下雨四处便泥泞不堪,车马难行。而由于家家都不富裕,睡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修路,也只好那样将就着。原来厦门岛上的房子都只有数十平米,而且都很破旧。在解放前,无论男女老少的衣服都是用咔叽布、的确良、花泥布,这些布极容易破却又不保暖,大家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有句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在过去,想要吃上一顿舒服的饱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时所有的粮食都是限量供应,买粮食更是要通过粮票购买……而在经济方面,厦门当时的主要经济产业是各式的以渔业为中心的产业——鱼肝油厂、罐头厂、机器厂等。一系列的产业虽为厦门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发展机遇,但没有高新产业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厦门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程度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厦门作为距离台湾最近的大陆城市,这样独有的地理位置在现今为城市带来了许多发展的契机与机遇。而在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厦门处于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的前线,经常遭受国民党军队的炮击和小股武装骚扰。一系列军事行为对厦门带来了不小的社会动荡,让一度令社会经济发展陷入一个低潮期。而随着共产党实力逐渐壮大,国家力量的逐渐强势,来自台湾国民党反动分子的挑衅也显著减少,人民也能因此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1966年,厦门进入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造反派冲击市党政领导机构,“群众组织”之间频频发生武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被打乱,社会极不安定,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干扰。196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5.9%,1968年又比1967年下降50.4%,农业生产也出现三年徘徊不前的状况。在1966~1975年的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在9%和8%以下。人民生活必需品和主要消费品供应不足,大部分是凭票证供应或限量供应,10年中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平均递增仅4.1%,为历史最低水平。城镇居民生活基本上停留在1965年的水平,城镇全民所有制职工1975年人均收入仅574元,基本上与1965年持平。

“文化大革命”使全市经济建设遭受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0年中,教育和科研机构遭到严重摧残,留下严重的后遗症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全市人民开始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但由于指导思想上未能彻底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影响,未能找到迅速改变厦门面貌的新路子,难以打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而就在经历了这样一场灾难性的动荡后,党中央迅速认识到发展的问题所在,也意识到厦门独特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等因素正成为了厦门发展的一把双刃剑。而改革开放的到来正好将这把双刃剑的良性效用发挥到了最大化,令厦门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79年,厦门作为规划中的经济特区之一,迎来历史的新纪元。同年4月,在邓小平的倡议下,创办经济特区列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议事日程。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正式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0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经济特区,近期先开发1.1平方公里。此时的经济特区为出口加工区。次年10月,由北京钢铁设计总院负责总体设计的厦门经济特区湖里加工区第一期1.1平方公里工程破土动工,轰鸣的推土机推出了厦门辉煌灿烂的新时代。1】

厦门人对于邓小平爷爷拥有特殊的感情,“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这样一个称号对厦门人来说意义非凡。1984年2月,邓小平到厦门视察,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在厦门的万石植物园内,一棵参天樟树矗立在园区中心,四周的花鸟植物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着它。这课树便是邓爷爷在南巡厦门时栽下的,枝叶繁茂、顶天立地,人们一直将其视作厦门的瑞兆。儿时,父母带我们去植物园游玩时都会带我们在这课大树下乘凉,特别地为我们介绍这课树的历史。每每来到这棵树下,我都会抬头仰望它,仿佛邓爷爷慈祥和蔼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一般。而属于邓爷爷和厦门的这段历史也就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厦门人心中。

老厦门人都知道,曾几何时,厦门的几个出口加工区是厦门经济发展的命脉,各种工厂生产出的多样化商品为厦门的出口贸易打开了新通道。而逐渐发展的加工方式与原材料进口渠道也令一系列产品的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与保障。为了发展中国东南部的经济,加强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根据邓小平的倡议,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包括鼓浪屿),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把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成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的综合性、外向型的经济特区,加强同福建省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和技术协作,充分发挥“窗口”作用。

而正是这一项项利好政策的颁布,让厦门从一个海港渔村一跃走上了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全岛经济特区化代表着整个厦门获得了极佳的发展基础与发展动力,老工业区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厦门各产业的发展铆足了动力。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是日渐增长,而旅游业的兴盛便为厦门带来了一大契机。临海而立的厦门,因美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地理位置带来的人文历史底蕴让厦门在游客间留下了良好的口碑。美丽优雅的鼓浪屿是厦门人眼中的“音乐之岛”,被厦门人视作市歌、悠扬的《鼓浪屿之波》更是被各大钢琴家在诸多场合演奏。而在2017年,鼓浪屿申遗成功,这一喜讯令厦门人更是感到无比骄傲。这不仅是鼓浪屿自身的历史底蕴所得到的褒奖,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区建设为厦门争得的更大机遇与实力的结果。

上世纪末至今,房地产经济也是厦门的一大重要发展的领域。旧时,厦门的房子都是破旧的平房,厦门创办经济特区以后,以缓解市民住房困难为主要目标的住房建设,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1990年,人均住房面积从1980年的4.1平方米提高到7.7平方米。1995年又竣工1.1万套,从而使人均住房面积增至9.4平方米,市民住房也从旧城区向新市区延伸。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还记得小时候在家的附近建起一栋18“摩天大楼”便令我感叹不已,现在那也只是正常居民楼的楼层高度。而与此同时,厦门的房价增速更是令人感叹,在2016年厦门的房价增长率一度跃升到全国第一位。虽说这也是经济增长的一大体现,可是却也极大地增加了厦门人的生活负担,也成为了一把经济发展的双刃剑。

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到1995年,是厦门有史以来经济总量增加最多、发展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要说一座城市发展最直接的体现肯定还是在直接的经济实力增长方面,那就一起来看看一组数据。1980~1990年的第六、七个五年计划的年递增率分别为16.2%和16.7%;1990~1995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年递增率达24.84%。由于这种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在较高的基数上获得的,其意义更为重大。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使全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50.5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97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加17.2倍和27.7倍。工农业总产值344.65亿元,增加18.2倍。

现在,厦门经济特区正大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作为厦门人,我们也坚应当定不移地跟着党中央的指导,争将厦门建设成一个特色的沿海经济城市。改革开放为我们的带来的益处肯定不是仅在一两个领域的利好政策,而是令厦门完成了一次从沿海小渔村转向经济特区的飞跃,一次“渔”跃龙门的蜕变。

在农历己亥年的新春之际,来自全国的游客与一群热爱音乐的青年朋友们相聚厦门鼓浪屿,以新潮的快闪形式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唱响了饱含祖国深切依恋与热爱的动人乐章。游客朋友中不乏年逾古稀的老人们,我们看到了他们加入合唱时脸上洋溢着的对祖国蓬勃发展的自豪,也看到了他们难掩于开怀笑容下那饱含着感动的颖颖泪光。“看到年轻人在这里合唱,我们也自发地加入进来,真的能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很好,而且在越变越好!”一位来自北方的游客感慨道。人们对这样爱国举动的自发加入,对祖国快速发展的感慨,何尝不是祖国团结强盛的最好印证呢?在厦门生活了20年的我,见证了厦门在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后光辉巨变的20年,深切感受到了这一伟大举措对我们生活的巨大改变。

40年的成就令人振奋。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浅谈改革开放40周年来厦门的经济发展。一系列的产业虽为厦门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