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名称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案例—树立唯物史观,培育时代新人
二、课程凸显的思政价值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而且对学生深入了解大学学习生活,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和思路是:第一、坚持原创,打造特色鲜明的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第二、构建HPM视角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框架。第三、形成基于高等数学的“学,引,践,赛,创,研,用”六维联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课程思政融入效果显著。
三、授课教师团队简介
高等数学课程组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硕士生导师 14人;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教学新秀2人,拥有 1个工程数学省级教学团队和1个数学建模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团队承担《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教学任务,人年均工作量600学时以上,团队教学效果突出,学评教平均90分以上。团队先后被评为校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煤炭教学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西安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7项。出版教材5部,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
课程团队积极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制作了部分高质量的高等数学案例,根据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可行性和基本原则,探讨了高等数学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的教学实施方法。团队已经完成了《人口模型》、《重要极限》以及《有限与无限》等案例库的建设。
四、教学成效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文化观,形成数学文化意识;揭示微积分的辩证法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类由极限的原始思想到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的ε-δ的极限形式化严格定义,牛顿-莱布尼兹的流数术到现代微积分体系的建立无不闪耀着数学的创新精神。教学中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数学故事、数学家名人轶事、重大数学事件等等展现在大学生的面前,这对他们有一定的激励和触动作用,对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结人生观,建立远大的志向,形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为人类做贡献的信念。
通过“理论学习、科学引导、案例实践、公平选拔、学科竞赛、创新人才培养”六维联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了学生的洞察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以及使用数学软件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能力的阶段性、螺旋式上升;这种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多次荣获全国一、二等奖,成绩优异,该课程案例及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五、教学反思
1、加强团队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开展好"课程思政"建设,基础在“课程”,核心在“思政”,关键在教师,方法在融入。组织教师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做到育人者先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科学的制度性安排,并在学分、备课、考核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2、以“数学类课程思政”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工匠精神等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把价值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数学课程,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3、优化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思政案例库。
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完成对体现“思政元素”的新大纲的修订。完成“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完成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及中国现代数学家故事整理。改革以知识考核为重点的评价方式,形成有效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方法。设计3-5项较为详细的典型案例,制作2-3个教学微视频。并与思政课教师保持互动,形成育人共同体。共同开发数学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