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第二届全国“红色工业文化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
2023-10-07 14:57:06

9月23日,第二届全国“红色工业文化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西北工业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文化纵横》杂志社、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防特色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等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全国5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文化纵横》杂志社、科学出版社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20余人齐聚一堂,参加了本次会议。

1.jpeg

9月23日上午,我校党委副书记、校社科联主席陈建有研究员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代表主办方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主任委员郭旃、陕西省科协常委丁德科分别作专家报告。最后,孙星、郭旃、丁德科等共同为“全国红色工业文化研究联盟”揭牌。开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蒲传新主持。

2.png

3.png

上午大会主旨论坛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主任、教授汪永平和武汉大学景园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韩晗联合主持。专家们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为大会贡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天津大学教授徐苏斌就深化工业遗产研究做了深入的思考与展望;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刘伯英则对工业遗产保护进行了分析;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有威从“小三线”建设入手分析了中国当代史研究新领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志英对根据地时期红色工业“劳动竞赛”机制做了历史探究;郑州科技学院中原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杨晋毅对“156工程”遗址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朱华对“三线”建设工业遗址的利用保护做了案例分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王洪喆的报告充满思想性,对卫星史做了“科学、诗与神话”的探讨。

4.png

下午的主题论坛(一)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副教授房小捷主持。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翁春萌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分析了“三线”工业遗产在时间、空间、功能三个维度上存在互济、内嵌的逻辑关系;滨州学院讲师李永亮从艺术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十七年以来的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做出了深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讲师宋泽毅从摄影角度切入,展现了丰富的图像史料以及背后的工业精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潘莹莹同样将文化记忆作为理论视角,对红色工业文化意义构建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学理探析。最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张静进行了评议。

主题论坛(二)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王副教授晓晓主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晖从“水”出发,对东深供水工程水利遗址的历史及现状展开了研究;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璐则是针对汉冶萍地区的工业遗址保护开发进行了探讨;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杜翼紧跟时代,对“互联网+工业遗产”模式的实现逻辑做了分析研究;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侯若云把红色工业精神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当中展开分析。最后,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孟璠磊进行评议。

主题论坛(三)由滨州学院讲师李永亮主持。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静以“场所精神”出发,对水发电厂展开了分析;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房小捷比较研究了太原与鄠邑两个“156项目”的征地过程,并给予了现实意义上的启示;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杨婵依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世文则同样聚焦于劳模精神,阐释了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发言结束后,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研究院、工业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翁春萌进行了评议。

主题论坛(四)由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璐主持。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孟璠磊探讨了新中国工业遗址的核心价值问题;我校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李静对西安地区的“156”项目工业遗址的保护更新进行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卓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对红色工业遗产的档案阐释作出了分析。发言结束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晖进行了评议。

主旨论坛(二)由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季卫兵主持。上海机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洁回应了“工匠精神过时论”与“工匠精神西方中心论”两个观点,对工匠精神的现代意义进行了探讨;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睿展现了工业文化在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小珊以红色研学的视域,对“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路径进行了分析;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汪永平对抗疫时期中国企业的精神伦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5.png

大会闭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赵海霞主持。先是武汉大学景园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韩晗、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战略规划研究所负责人陈晓清(庞尧博士代)分别进行专题报告。接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季卫兵、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蒲传新分别为教师、学生优秀论文颁奖。汪永平作大会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议题设置、学术旨趣和实践意义。最后,蒲传新进行了大会闭幕致辞。

6.png

7.png

此次会议,目的在于研讨中国红色工业的精神谱系,探源红色工业的历史文脉,解析红色工业的文化资源,论述红色工业的实践逻辑与未来图景。学者们的选题包括“红色工业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红色工业工程史”“红色工业文化研学”“红色工业文化设计”“红色工业文化融入思政课”等,选题多样、视野开阔、内容充实。会议呈现出较强的开放与包容特征,表现在:第一,参会人员来自高校、政府与企业(杂志社和出版社等),真正实现了跨界联合;第二,从时间维度上,主题既探究历史,也研讨当下与未来,旨在穿越百年中国的历史长廊,总结红色工业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与未来走向,体现出长程史观;第三,从学科维度上讲,参与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社会学、设计学和建筑学等多个学科,呈现出较强的学科交叉的特点;第四,从价值和意义方面讲,会议既紧密结合学术前沿,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又紧抓国家需要与现实关切,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还凸显西北工业大学的行业特色与办学特色。

本届大会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成立了“全国红色工业文化研究联盟”。这对于引导国内年轻学人在此方向凝心聚力、从各个学科出发对于“红色工业文化”进行多维度研究,从而在这个领域多出成果及出好成果富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8.png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