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1日,航天学院组织开展“传承航天精神”主题党课活动,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参加了本次党课。党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老校区学员线下参加,新校区学员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同步参加。此次党课由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传承航天精神宣讲队队员侯新宇、邢皓钰、任依凡、张纲锤、王康主讲,学院党建助管董亮亮主持。
首先,来自空间操作技术研究所的侯新宇同学向大家介绍了陈士橹院士为航天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高尚的个人品格。陈士橹院士在1959年亲手创建了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系,并在后来宇航专业“撤并”危机下奔走呼吁,将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系保留了下来,这不仅仅是保留了一个宇航工程系,更是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保留了一支重要力量。陈士橹院士一生爱岗敬业,始终坚守航天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航空航天骨干人才。
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的邢皓钰同学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的事迹。2016年,在微小卫星即将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升空前,为了确保弹射器的正常工作,团队成员连续进行了一个礼拜的振动及冲击试验,每天都会忙到凌晨三四点。正是有这种只争朝夕,奋勇拼搏的劲头,短短几年间,团队坚持自主创新、始终瞄准航天科技发展前沿,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包括世界上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欧盟QB50计划“翱翔一号”以及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九部联合研制的“行云试验一号” 等多颗立方星的研制任务且均已成功发射。
飞行控制研究所的任依凡同学讲述了主题为“靶场敢亮剑,科研攀高峰”的飞控所靶场纪实。“十三五”以来,飞控所共先后10多次圆满完成重大飞行试验任务,从阿拉善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到空军、海军实验基地,飞控所人一直把国家的需求作为科研方向,时刻谨记西工大人的使命与担当,将满腔热情投入到祖国大江南北的靶场。
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的张纲锤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刘佩进教授团队“披荆斩棘,奉献航天”的故事。从2011年起,刘老师带领着他的博士团队开始了T型燃烧器的研制攻关工作。由于实验系统的复杂性,做一次实验需要一天时间。在炎热的夏天,每次实验都会令人汗流浃背,精疲力竭,而在寒冷的冬天,由于实验室里的器件都是金属件,冰冷的实验设备考验着刘老师团队的耐心与毅力。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五年时间里,刘老师带着几位学生,历经重重艰辛共做了200多次实验,相当于平均不到10天就要做一次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老师团队最终解决了一系列技术方面的关键难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实验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最后,空天飞行技术研究所的王康同学为我们分享了以“心系中华航天梦,铸就航天里程碑”为题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人从来不怕困难。为了克服载人运载火箭大量实验带来的风险和经济问题,学院采用高精度数字仿真模拟的办法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1995年底,航天学院与一院一部进行合作,成立了以陈士橹院士为顾问,唐硕教授为组长,12位教师参加的课题组进行科研攻关。专家老师们呕心沥血,攻坚克难,最终顺利完成任务,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围绕“传承航天精神”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传承航天精神,把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奉献给中国的航天事业,为建设航天强国努力奋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