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团员青年探寻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月12日上午,计算机学院团委组织学院团干部前往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本次研学实践由学院团委书记靳宇琪带队,40余名来自各年级的团支部书记、团学干部参加。
陕西考古博物馆位于长安区秦岭之侧,是我国成立最早我国规模最大的省级考古科研机构的省级考古研究机构之一,依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历年来田野考古工作实践和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成果,为公众展示了考古工作过程、技术方法、研究思路及学科发展。本次实践40余名团学干部通过聆听馆藏文物简介及其出土背景、文化故事等,走近文物、走近考古、触摸历史,充分感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共同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根脉。
进入博物馆内,同学们跟随讲解员首先进入“考古历程篇”展馆,学习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过程。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古人对考古学做出的贡献、现代考古调查方法和陕西考古发现总览。
接着,同学们来到“文化谱系篇”展馆,该馆以时间为线索布展,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先周文化”和“周原遗址”,通过五个单元展示了陕西境内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其中铜轮牙车马坑令人印象深刻,站在遗址前,同学们不禁遐想这架车马曾经的恢弘气势,也感叹古人惊人的工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每个人心中油然而生。
“考古发现篇”展馆主要介绍陕西境内各时期重点考古项目。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了杨官寨、芦山峁、石峁三个都邑遗址的考古发现和绍西境内极具代表性的秦、汉、唐遗存。同学们了解了古人测算时间的工具——铜漏壶的工作原理,看到了隋代透光白瓷杯和唐代精致的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这些文物让同学们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审美。
“考古发现篇二”展馆展示了唐、宋时期的丰富文物,有栩栩如生的雕塑、珠光宝气的首饰、陪葬用的三彩雕塑、琳琅满目的耀州窑青瓷等,全面展现了当时的美术、墓葬、天文、音乐等方面的文化艺术成就。讲解员以唐宗室女李倕的头冠为例讲解了当时的饰品文化,解读了每个部位上各种首饰的内涵,使同学们大开眼界。
最后,同学们进入“文物保护篇”展馆。馆内展示了大量文物保护工具、仪器以及文物保护实验室模型。在此,同学们看到科技进步为考古工作带来的便利,明白了考古工作者的艰辛与他们做出的贡献,也认识到考古是对文物进行保护,从中发掘历史,汲取文化,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在自由参观期间,同学们来到壁画临展厅,充分领略了 古代画家的精湛技艺和精细工作。壁画的绘制需要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而每一壁画的绘画风格和技巧都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画家通过巧妙的构图、细腻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故事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在场的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
通过本次研学实践,40余名团干部收获了一次非常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体验。通过与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一处处遗址的亲密对话和沉浸式观摩,使同学们深受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浸染,聆听了来自悠久历史长河中深沉激荡的回响,领略历史,感悟精神,铭记责任,牢记使命。
未来,计算机学院将进一步深入挖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精髓,持续开展“计”续文脉系列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带到广大学生身边,引导更多学生从我国丰富悠久历史遗存中汲取力量,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