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创新团队一党支部:奋进“强国行”,助力农业新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创新团队一党支部是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32人,其中教师党员5名,团队带头人国家级领军英才王朝辉教授担任党支部书记。为贯彻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党支部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党建、科研、教学与农业农村发展迈向新高度。
党建联建促交流,携手共探农业新篇
党支部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党课引领前行。支部书记王朝辉教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参与讲授《为农业强国贡献力量》专题党课,入选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展播。为拓宽视野、汇聚智慧,党支部携手陕西永寿小麦科技小院、陕西省永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省永寿县御驾宫村委会,联合北京新禾丰、中和农信等30多家农业服务企业在陕西杨陵召开“2024年度好麦农业服务联盟工作交流会”。聚焦“农业发展新途径,农业服务新模式,农业联盟新思考”三大核心议题,学习多领域专家报告,深入探讨农业多元功能、发展模式及所需新技术,直面新形势,锚定创新合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
2024年度好麦农业服务联盟工作交流会
科技赋能显身手,助力产业新飞跃
党支部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支部师生积极响应河南鼎德智慧种业公司需求,勇挑重担,投身技术培训一线。他们作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将实验室里晦涩难懂的科研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操作讲解推广给企业员工和种植大户。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带到田间地头,让前沿科技落地生根。这一举措不仅帮助企业员工、种植大户提升了技术素养,更为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注入强大动力,让科技真正成为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展现出党支部发挥科技优势、推动科技赋能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成效。
支部研究生为河南鼎德智慧种业公司员工、种植大户讲授水肥一体化技术
新兴技术驱动能,铺就科研育才道
为了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赋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支部石美副教授、王朝辉教授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牛子杰副教授带领研究生。基于生成式大模型研发“智能先锋AI助研系统”,该系统通过安装自然语言处理库,筛选基础模型,借助知识库问答系统创建用户应用,包括上传文档以形成本地知识库、选择本地部署的基础模型并进行命中测试优化。智农先锋AI助研系统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定制化、全天候不间断智能问答服务,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帮助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将农业领域的知识点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辅助数据分析及深度挖掘,助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智农先锋AI助研系统”模式图
实践育人铸英才,深耕农业厚土壤
党支部紧扣时代脉搏,为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精心布局。组织师生党员入户下田调研,深入地方乡镇、农资企业等,将调研重点精准聚焦于主产区农户的小麦肥水管理现状。支部师生用双手收集第一手资料,切实了解农民在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与迫切需求。不仅如此,党支部还鼓励师生积极投身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师生们积极参加了由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共同主办了以“土壤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土壤-肥料-作物国际论坛的大会报告、青年学者专场以及研究生专场,充分参与了志愿者活动,全力服务于论坛的举办,为论坛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通过这一系列深入田间、接轨国际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技能过硬、能扎根农业一线的优秀人才筑牢根基。
支部师生参加第三届土壤-肥料-作物-环境国际论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