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远山:用艺术点亮山区儿童的童年

2021-01-18 19:44:55

7月的甘肃天气燥热,支教队员王丹却选择能不喝水就不喝水,只是为了不去上村里的旱厕。到了晚上,实在憋不住,她才鼓起勇气摸黑去厕所, “因为天黑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从本科开始支教,到读完硕士研究生成为西北师范大学的教师,王丹共参与过5次“爱在远山”扶贫支教行动。她所支教的其中一所学校,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县,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
自从2015年第一次下乡后,每年暑假成了王丹最期待的日子。回忆起第一次支教,那时她还是个大学生,收拾行李时特意选了几身适合在田间地头拍照的白裤子、凉鞋,还带了一本书。入住的当天,她把书放在床头,想着上完课可以躺在床上翻一翻书,享受一段静默的时光。她觉得,下乡支教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但王丹没想到,这里没有舒适的环境,只有空气中牛粪的味道和孩子们清早滚着铁环的啷啷声,以及忙到没时间化妆的日常生活。
和王丹一起支教的,还有西北师范大学百余位师生。为助推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2015年起,西北师范大学利用艺术教育方面的资源与优势,以舞蹈学院为主体,整合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传媒学院等教学单位专业经验丰富的师生,组成140人的志愿服务团队,连续5年深入30多所中小学进行艺术教育普及活动,足迹遍布甘肃省10多个市县区,受益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累计两万余人。
今年暑假,志愿者们又出发了。这次他们分赴天水、礼县、文县、陇西、会宁,开展为期10天的小学艺术教育与调研活动。通过教授舞蹈、音乐、美术、表达演说四门课程,提升留守儿童的艺术素养。对王丹而言,10天的任务不是一定要教给孩子们一套舞蹈动作,而是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感,知道自己不是去闹着玩,也不是去体验生活,而是带着责任、带着爱,让孩子们打开心扉。”她说。
志愿者邵娜也深有体会,考虑到一些儿童是留守儿童,她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会格外注意。一次,邵娜给孩子们布置画画的任务,一个小朋友画了个房子,房子里有爷爷奶奶和自己,却没有爸爸妈妈。她不敢去问,生怕触碰到孩子的痛处。于是,她尝试用音乐、用舞蹈,来开导孩子们封闭的内心,鼓励他们以艺术的方式去释放被“隐藏”着的情感。邵娜知道,她能做的,就是教会孩子们乐观面对生活,让他们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王丹通过家访了解到,当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连孩子在学习哪些课程都不得而知,甚至还有的父母连自己孩子的名字都说不清楚;另一方面,学校仅有的几门主科老师也难以顾全六个年级的孩子,至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学校没有专职老师,孩子们几乎未接触过。
“这个暑假我们不出国,不旅游,不去北上广,不晒美食和美照;我们背起行囊,去深度贫困乡村,让我们用歌声、用舞蹈、用诗词、用精巧的小手工,温暖那些留守儿童吧!”这个口号,“爱在远山”扶贫支教行动的志愿者们还要继续喊下去,将爱进行到底。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面:07版 时间:2019年8月19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县。和王丹一起支教的。足迹遍布甘肃省10多个市县区。而是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