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灯塔照亮航程,榜样引领方向。今年是科学发现大熊猫150周年,新闻中心近期将推出一系列报道,向胡锦矗教授、秦自生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致敬,向以胡锦矗教授、魏辅文院士、张泽钧教授为代表的三代大熊猫研究者致敬。同时也希望学校的青年学者,以他们为榜样,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永攀科学高峰。今天推出系列报道之四,为您讲述西华师大80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的故事。
【魏辅文院士简介】
我国首位主要从事大熊猫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1984年,在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西华师大生科院前身)本科学习;1984-1987年,在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攻读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师从胡锦矗教授;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十年,总共在西华师大呆了17年。现于中科院动物所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兼任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坚持在邛崃山、岷山、大小相岭和秦岭等山系的野外研究一线,不断将新的技术手段充实到野生大熊猫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去,让这一古老物种的诸多科学之谜得以一 一破解,为人类科学认知和保护大熊猫作出突出贡献。
魏辅文院士并不宽敞的办公室,被大熊猫挂像、头骨模型和浩瀚的书籍所包围。大家落座后,聊天自然也从在母校求学说起了。
一种情怀——我的根永远在西华师大
1980年,时年16岁的魏辅文,带着20元现金、背着大哥亲手打造的木箱,从老家重庆云阳来到南充,在当时的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求学。4年后,他本科毕业,报考了研究生,并成为了“熊猫之父”胡锦矗的学生,与大熊猫结缘。在随后的33年里,他所开展的工作,均以大熊猫研究为中心,并因此成为了中科院院士。
在研究生期间,魏辅文跟随老师胡锦矗参加野外调查工作,先后到王朗、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研究生毕业后,他留校工作,担任胡锦矗的助手,先后参加了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白熊坪野外观察站”开展的大熊猫生态学研究和全国第二次大熊猫资源调查,以及凉山山系马边自然保护区“马边大风顶观察站”创建工作。
“当时,胡锦矗老师开创性地使用大熊猫粪便竹茎咬节法来对大熊猫进行宏观生态学研究,‘胡氏方法’获得国际认可,但这难以解答大熊猫的相关科学问题。”魏辅文说,1994年,他走进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并留在动物所进一步研究大熊猫,希望用前沿科技解答疑问。他将北京的研究工作称为“换脑筋”工作———“站”在老师胡锦矗的“肩”上,用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将大熊猫研究提高到更高层次。他因此希望西华师大生科院的师生,在从事教学、科研时,特别是科研时,一定要有创新思维和理念,不要做井底之蛙。
“他在我身边呆了10年。”在胡锦矗心中,魏辅文不是胆小,而是调皮、活泼。
“以前的研究生,一个班只有几个人,他读研究生时,班上只有4个学生。我逢年过节,就会把学生喊到家里,亲自下厨,做饭给他们吃,因此师生关系非常好。”胡锦矗说,他待学生如孩子,而学生待他如父亲。正因为关系很和睦,像父子一样,年龄还小的魏辅文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很轻松,“有一次他告诉我,在我转身板书时,口渴的他还拿起我的水杯偷喝茶水。”
1989年的冬天特别冷,大雪纷飞,几米外都难以看见。大雪封山,人难以出行,但对观察大熊猫来说却是极好的条件,大熊猫的脚印会非常清晰。因为担心魏辅文等年轻人野外经验不丰富,且雪天出门非常危险,胡锦矗特意将他们留在了观察站,带着向导就出门了。大雪确实给出行带来麻烦,胡锦矗和向导迷路了,回到观察站时已经很晚了,他清楚地记得,他的一身衣服都冻僵了,魏辅文心疼地扯下他的裤子,帮着换下。
情如父子的师生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魏辅文说,感谢胡锦矗等老师对他的培养,否则他不会走进学术的殿堂。“在离开南充的20多年里,我每年至少回来一次,看望他老人家。”魏辅文说。
2016年9月9日,魏辅文回到母校看望老师时,参加了西华师大2016级新生入学典礼,他寄语学弟学妹,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希望大家做到“四个转变”:在社会角色上,时时用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有责任心,要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在生活方式上,要摆脱事事依赖师长的习惯,做一个自主、自立、自律的成年人;在思维方式上,要向理性思维转变,遇到问题时要理性、理智,克服盲目与跟风;在创新能力上,要做到从被动接受科学知识向主动创造科学知识转变。
魏辅文告诉笔者,我在西华师大学习生活了十七年,如果说今天取得了一点成绩,全得益于母校的培养和教育,对母校我怀有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校友,能有机会为母校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那是个人的荣光,期待能为母校多做贡献,期待母校的腾飞。
一种理念——人类要向大熊猫学习
魏院士和我们首先谈起的并不是学术研究,而是他的“熊猫生存哲理”——我们要向熊猫学习,要善于改变自己,才能够更好地生存下来。
他说,在大熊猫数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中,剑齿虎等一大批同时代的动物都灭绝了。大熊猫能够繁衍至今,甚至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就在于它不断改变自己,比如改变食性、进化出便于抓握竹茎的“伪拇指”等,适应了生存环境的变化。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魏院士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着“熊猫生存哲理”。
魏院士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报考大学前,并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因为父亲生病,便希望通过学医来救治父亲和他人。但事与愿违,他未能被医学院录取。在改报师范学院时他填写了喜欢的数学专业,但最终阴差阳错被生物学专业录取。
“学了一年后,觉得生物学也挺有意思,从大一开始就自学遗传学。”魏院士说,当时育种专家袁隆平是大家的偶像,他也立下了向遗传学进军的志向。
魏院士清晰记得,1984年暑假,他第一次随胡教授深入王朗和唐家河开展野外调查,“但我的好奇和激动很快就被单调和艰苦的野外工作消磨。”他坦言。
那几年,他随胡教授参加了全国第二次大熊猫资源调查、马边大风顶观察站创建等工作。一年中常有七八个月蹲点野外,土豆腊肉野菜是最好的窝棚大餐。此外,他们还常常面临生命危险,曾多次遭遇大雾而迷失方位。
“年近60岁的胡老师身体力行,带着年轻人跋山涉水、爬冰卧雪,阅读大自然这本‘无字书’,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魏院士说,能够成为胡教授首届研究生弟子,并将大熊猫研究融入自己的人生,是他最大的幸运。
中科院动物所不仅有先进的科研设备,还有和世界接轨的研究理念。1994年,怀着更大理想,他来到这里攻读博士。在这里,他开启了新的学业之旅,也成为事业的一个转折点。
“那时,内地对大熊猫的研究方法非常传统,停留在靠双眼观察、双手记录的阶段,关注大熊猫每天吃多少、在哪里睡觉,研究大致的一些生态学规律,而世界已进入基因研究时代。”魏院士说,当时,尽管大熊猫是保护野生动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但一直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
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拓展了视野。在四川研究的基础上,他选择了“宏观和微观”生物学相结合的方式,从适应性演化的角度研究大熊猫的来龙去脉。
正如胡锦矗教授所言,他前后招收的研究生百余人,魏辅文在毕业后30多年仍持之以恒地对大熊猫开展全面深入研究十分难得。
近年来,魏院士和他的团队率先将种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引入到大熊猫研究中,开拓了濒危动物种群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系统阐明了大熊猫的种群历史、濒危原因、适应性演化机制与演化潜力等科学问题,以大熊猫为模型揭示了食性特化动物类群在食性转换和特化历程中,如何在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产生适应性演化的规律,并积极推动了国家大熊猫放归和栖息地廊道建设工程的实施。
基于开创性的突出贡献,魏院士成为我国首位主要从事大熊猫科学研究的院士。
一种期待——让社会公众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魏院士说,受制于当前技术水平、化石数量等条件,人类对大熊猫整个演化历史变迁认识还不是非常清楚。但他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比如从古老化石中提取更多有用DNA信息的新手段,一些谜团将得到破解。
魏院士透露,其团队目前的主攻方向是破解大熊猫繁殖中囊胚“延迟着床”的机理,为大熊猫繁育提供更多理论和技术支撑。
魏院士取得的科研成果,根植于川陕甘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而他熟悉的这些山山水水,将被建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
“这是件好事,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中国几十年来建设大熊猫保护区的实践,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魏院士表示,建设国家公园要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为了保护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天人合一”是魏院士口中的高频词。他认为,千百年来,大熊猫栖息地周边一直有原住民,他们已经和周围大自然形成了整体。建设国家公园不宜强制迁移原住民,而应探索引导自主搬迁的方式自然减员,或帮助建立一种和谐相处的方式,如开展生态补偿。
保护大熊猫,离不开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不少公众对投入与产出存在疑问。为回答这个问题,魏院士所在的动物所与国内外多家单位的专家合作,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每年达26至69亿美元,是大熊猫保护投入资金的10到27倍。
“这充分说明对大熊猫保护的投入非常值得,该研究结果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及其它自然资本的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魏院士指出。
“大熊猫文化”也是魏院士所关心的。1993年,首届“国际熊猫节”在成都举办。在他印象中,这次活动影响大、效果好,让世界加深了对大熊猫的认识,也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四川对外开放作出了贡献。他希望恢复“国际熊猫节”,并建议各地在打出大熊猫“名片”的同时,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既要接地气、大众化,更要科学化、提升品位。
今年是科学发现大熊猫150周年。魏院士指出,这只是西方人首次对大熊猫进行科学描述,而实际上,几千来我们的祖先对大熊猫这种黑白熊有很多记载,这不仅是辅助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也是挖掘大熊猫文化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
作者:钟振宇 刘洋 审核:周勇来源:川报观察 日期:2019年04月04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