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创之变: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区
11月20日,新疆科技创新大会召开,现场表彰了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集体和个人。在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加持下,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在石油化工、煤炭煤化工、矿产资源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塔里木油田万米超深钻井刷新亚洲纪录,太阳能产业技术领跑全国,超低风速风机技术国际领先……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持及参与的项目,分别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集群风电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故障诊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比例新能源与多馈出直流强耦合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面向多场景的智能微电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应用。
最新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23年的第30位上升至27位,报告评价“新疆成为西部创新转型的典型”。
图1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项目组成员在实地考察调研
新疆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明显提升
加大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利于增强新疆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产业现代化。
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要加快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打造更多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构建以“两区”为核心承载区、以南北疆创新网络为延伸的发展格局,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油气、煤炭、矿产和新能源等领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各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成果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新型科研攻关体系,深化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扩大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提升四方合作机制效能,推动科技援疆向宽领域、深层次拓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化与周边国家科技交流合作。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推进理工类、应用型大学建设,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快引育急需紧缺人才、高端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