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深度通讯《科研报国 矢志初心——首批2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研工作纪实》,并在同期高教周刊特别选取了八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讲述团队投身科研矢志报国的故事。其中,《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不息》生动讲述了我校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爱国家、爱事业、爱学生,心怀家国情怀、潜心科研、用心育人的故事。报道说,多年来,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潜心科研,聚焦领域内核心问题,在机体免疫反应、肿瘤发生发展及靶向药物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文如下: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不息
(通讯员 曹熠婕 林济源)
实验室里,他们日夜不停、凝心聚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不息。课堂内外,他们实干笃行、步履不辍,潜心探索教书育人的艺术。
多年来,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潜心科研,聚焦领域内核心问题,在机体免疫反应、肿瘤发生发展及靶向药物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团队的“领头雁”、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家淮是免疫信号传导、细胞死亡与炎症领域的世界知名学者,发现了p38这一免疫细胞中的重要信号通路,H-index(H指数)为83。对细胞新型死亡机制——焦亡的研究成果入选首届“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不久前,与他并肩作战的团队成员周大旺、陈兰芬在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研究论文,发现了肝癌早期普遍存在糖原过度累积的现象,改变了以往对肿瘤细胞的一些认知。这项针对肿瘤早期事件的发现和鉴定,是肝癌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最专注的是科研
一年到头不打烊,24小时不熄灯,这是团队实验室的常态。
长年的超负荷工作,让团队成员吴乔的身体不堪重负,但工作的迫切感令她不愿意多休息。2008年底,吴乔患上了结肠癌,从查出癌症到回归工作,中间仅仅间隔了10个月。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即便是大年三十仍有许多教授到岗,这是团队成员的科研日常。为了方便工作,韩家淮、李勤喜等近一半团队成员直接把家搬至学校附近。
除了在科研上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需求,团队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团队已成功实现技术转让5项,相关技术在促进组织损伤修复和再生、抗肿瘤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此外,他们参与合作开发的“First-in-class”靶向创新药物将为肝脏损伤和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参与合作开发的抗肿瘤候选新药南强菌素有望开发成为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
最重要的是传承
“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是知识的传承。百年后,诺贝尔奖得主或许会被遗忘,但如果书院发展得好,百年后,书院的教育事业仍会继续。”韩家淮希望通过书院模式,打造一个生命科学领域杰出人才培养的平台。
2015年,厦门大学第一个书院——博伊特勒书院成立,韩家淮担任首任院长。书院采取“双轨制”并行运作,启动“普适计划”和“拔尖计划”,聘请了诺贝尔奖得主、院士等一批顶尖专家为学生授课,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韩家淮率先垂范,主动承担本科生班主任工作。结合班主任制度,团队成员踊跃参与本科生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规划,激发学生的科学热忱。虽然团队的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但成员们仍然积极承担教学任务,主动参与课程体系改革。近9年来,团队中教授平均承担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690课时,指导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创业项目354项。
最可贵的是团队
如今,团队引培并举,已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优良机制,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突出的国际一流研究队伍。其中既有韩家淮与张荧荧、吴乔与陈航姿的“师生档”,还有周大旺、陈兰芬、邓贤明的“哈佛三人行”。
老中青传帮带的传统不只源于团队成员的特定身份,更体现在科研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团队带头人深度参与并积极推动学院每学期两次的“青年PI沙龙”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聆听前辈经验的平台;而每两周一次的“教授沙龙”则会在一个多小时中分享技术,展示研究成果,进行头脑风暴;对于基金及重点项目的申请,从书面材料修改到模拟答辩,带头人亲力亲为参与其中,助力年轻学者成长……
未来,团队将积极参与厦门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的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学科群建设;以博伊特勒书院为契机,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国家、地方重大需求,通过强化校地、校企和人才等合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宣传部 曹熠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