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I起同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圆满开展

2024-09-09 17:20:21

厦门华厦学院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与学院团委精心策划并启动了以“数字乡村,I起同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及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此次行动旨在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学生们走出校园,深入乡村,以实际行动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促进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同时锻造一支团结协作、具备高水准志愿服务能力的青年队伍,以青春之力积极赋能科技创新,为贯彻国家战略贡献智慧与热情。

走访慰问老党员,入户调研知民情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老党员陈火荣的家中。陈老精神矍铄,热情地迎接了实践队的到来。在亲切的氛围中,陈老缓缓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用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向实践队成员们讲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同时也对新时代的青年寄予了厚望:“希望你们能够珍惜当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陈老的谆谆教诲,让在场的每一位队员都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了他们服务社会的决心。深入农户家中,田间进行走访,过程中实践队还详细了解了荏畬村一年来的开发与进步。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到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每一个变化都见证了荏畬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青春闪耀乡村行,反诈禁毒共筑安全梦

大学生们和辅警分成若干小组,深入到各个村落,挨家挨户进行宣传。他们手持宣传资料,穿梭在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反诈骗和禁毒知识。在宣传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向村民们发放宣传手册,通过真实的案例剖析,为村民们讲解有关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常见骗局的特点和防范方法,帮助村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在禁毒宣传方面志愿者们结合当地实际,向村民们详细介绍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预防方法。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展示,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增强了大家的禁毒意识。

科学技能启智,红船精神润心

“数字乡村,起同行”实践队在荏畬村展开了一系列爱心支教活动。这一行动旨在为农村儿童带来更全面、更多元的文化知识,以青云之志,点亮乡村教育新愿景,助力“百千万工程”走实走深,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首先是科学实验课的开展。在专业老师邹立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向小朋友们展示智能小车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际操作,旨在激发小朋友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与探究精神,以及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亲自操作智能小车,随后分组合作,动手拼装智能小飞机。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小朋友们不仅学习了智能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拼装成功后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绿色革新引领,乡村焕新启程

实践队开展乡村人居环境调研与整治行动,助力人居环境提颜增质。实践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先进行分组。大家分工明确,清除杂草、清扫街道、捡拾垃圾,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经过实践队成员的辛勤劳动,荏畬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街道变得干净整洁,垃圾得到合理分类,实践第一阶段的任务圆满完成。在实践第二阶段,实践队成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为村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绿色生活理念。

探索蝶舞荏畲,擎画振兴蓝图

实践队聚焦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特别是荏畬村依托自然票赋打造蝴蝶谷文旅项目的创新之路。荏畲村,这座隐匿于闽南最高峰戴云山支脉金瓜寨山山坳中的村落,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实践队一行在村书记陈志伟的热情接待下,深入了解了荏畲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陈志伟书记介绍,近年来,村在保持传统农业种植以及依托研学基地开展农家研学的同时,积极探索第三产业发展新路径,其中,蝴蝶谷项目的开发便是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苏华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厦门华厦学院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启动了以“数字乡村,I起同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及乡村振兴“笃行计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