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主办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动—第一届生态环境与资源遥感大会举行

2024-12-13 12:45:04 蔡嘉伦

科技绵阳,仰望星空。126–7日,在中国(绵阳)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动支持下,由西南科技大学与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共同主办、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与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承办的第一届生态环境与资源遥感大会在四川省绵阳市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界百余名专家、学者聚智聚力,为共同推动利用遥感技术解决生态、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发展贡献力量。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张文君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会议全程线上同步直播。


第一届生态环境与资源遥感大会合影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代群威致开幕辞,他表示,党建引领生态环境保护,遥感地理信息赋能绿色明天,随着我国的空天产业在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下蓬勃发展,遥感技术作为空天产业的核心之一,成为兼具“逐梦星空”的浪漫和“脚踏实地”务实精神的科技引擎,在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灾害防控以及智慧城市建设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是践行“两山论”的重要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力量。


开幕式及主题报告环节掠影

会议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杨宗佶研究员就川藏铁路山地灾害风险分析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做了主题报告;西南交通大学张瑞教授作了山地交通廊道基础设施-致灾要素遥感智能识别与灾害易发性评估主题报告;东华理工大学王胜平教授报告了其在机载激光测深与多波束融合的南海岛礁海陆一体化测量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天仪研究院副总裁杜志贵、深圳飞马机器人西南大区经理郝治宇、宝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德生等企事业单位专家也分别做了主题汇报,共同围绕遥感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遥感装备研发与探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研讨,并为如何利用“绵阳星座”数据开展“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与规划”、“生态脆弱区防灾减灾及生态修复”、“环境污染控制与流域生态规划”和“智慧城市与数字孪生流域”等主题的研究和应用献计献策。

大会还分设青年学者论坛及硕博士研究生论坛,来自中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地质工程勘察院、河南理工大学等十余家科研院所30名专家学者开展了会议报告与主题交流,会议评选了优秀论坛报告并颁奖。会议在热烈的交流研讨中圆满结束。


青年学者及硕博士研究生论坛掠影

作为本次会议主办方,西南科技大学长期致力于环境与资源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育工作。多年来,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秉承“地矿基础、非矿特色、生态贯通”理念,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在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学科平台支撑下,成功地将多项遥感技术融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实践中。本次大会不仅是交流展示学术研究的窗口,更是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未来,大会组委会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界的合作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创新应用。

本次会议行业反响热烈,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四川科技网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对我校生态环境与资源遥感相关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媒体报道

主要相关媒体报道及链接:

新华网:https://www.news.cn/expo/20241212/a29b5ebbd73b46939a398de71c8871bf/c.html

人民日报客户端: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47647921

人民日报民生网:https://www.msweekly.com/show.html?id=164289

四川科技网:https://www.sckjw.com.cn/info/c1bda77e7b1a426e8710904670379a2f

                                                         (西南科技大学 蔡嘉伦、邹高祥 供稿)

责任编辑:邹高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西南科技大学与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共同主办、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与西南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一届生态环境与资源遥感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