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红”见证两千多个日夜的坚守
2013年,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张大伟去到地处红原县的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基地任职工作。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先后被派往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龙日乡壤嘎夺玛村和瓦切镇日干村做驻村干部。
红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自然条件严酷,生态十分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收入水平低,提高扶贫能力、实现脱贫致富难度很大。针对红原县这一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经济状况,结合来自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这一强有力的支撑条件,张大伟尽职尽责地做好了驻村扶贫工作。
走村入户和村民交流
驻村干部刚到村里的首要工作,就是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为了详细了解到每一户的经济收入、人口结构、劳动力现状、发展愿望等,张大伟随驻村工作队和当地的村委干部一起走访调研。在日干村中,贫困户户主泽让东周有三个儿子,其中有两个是残障人士,他的大儿子是聋哑人士,失明的小儿子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跟张大伟说“叔叔你好”时;残障人士尕尔金家里仅有25平方米大的易地搬迁房……看到这些,张大伟心中五味陈杂,满是心酸的他对自己说:“我得为他们做些什么。”
在张大伟对口帮扶的两个村中,村民们大多都以畜牧业为生。这样一来,解决与草场和牦牛等生产资料相关的问题,便成了扶贫的重要环节。
向群众了解当地情况
近年来,牧民们逐渐从游牧转变为定点放牧。张大伟和他的工作队协助当地相关部门将多个地方的草场划分为冬春草场和夏秋草场,冬春草场为近牧点,夏秋草场为远牧点。冬春时节天气寒冷,室外平均温度在-30度左右,牦牛容易被冻死。近牧点则保证了牦牛在短程范围内能吃到草。
但一定范围内的草被吃完了怎么办?牦牛可能面临减肉,甚至被饿死的问题。张大伟及其工作队依托学校青藏高原研究基地平台,借助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学院的专业学科优势,为牧民们讲解科学的牧草种植和储存方法,还会给愿意尝试种植的牧民提供草种,以提高牧草的生长质量,让牦牛“够吃”,还可以“吃得好”。
学校在红原县科技局的配合下,通过实施天然草地补播技术、圈窝人工种草技术、青干草贮藏技术省科技厅科技扶贫项目,使免耕补播后的天然草地增产15-17%,禾豆混播后的圈窝种草产草量增加20-23%,累计帮扶红原县150户农牧民,每亩增产2700余元。
与村民交流情况
按照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农业厅、林业厅等7个部门的要求,“牦牛产业技术服务团”、“牧草技术服务团”等“科技扶贫万里行”专家团队在红原县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开展技术培训12场共计200余人次。
当张大伟外出办事时,当地出租车司机看到他黝黑的皮肤和脸上的“高原红”后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红原人。从2013年至2019年,六年的时间不经意改变了张大伟的容貌,“高原红”也见证了他在红原坚持工作的两千多个日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