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红色血脉,延续着百年历程的坚定颂歌,一辈又一辈先烈之生命,铸就了我们的时代华章。眺望前方征途,我们仍需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精神。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牢记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2023年10月31日,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张焱同学参加“新时代红色故事站”河南街道白玉站揭牌仪式,开展红色故事宣讲。
张焱同学向大家讲述,郑青松,朝鲜族,出生于朝鲜会宁群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全家被迫迁移到延吉县尚义乡董家。10岁时入私立老头沟光兴小学学习。小学毕业后,由于生活所迫只好在家务农。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于9月18日在老头沟参加我党领导的,“别动队"。10月,别动队奉命到明月沟整编时,在警备二团二营六连一排三班当战士。由于在军事训练中擅长跑步,投弹,刺杀等方面成绩突出,战士们亲切地称他为“火车头"。1946年12月开始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中,随部队渡松花江,在吉林郊区作战。1946年夏天,参加哈尔巴岭防御工事修筑劳动,荣立小功一次。1947年3月7日,在攻打哈尔巴岭防御工事修筑驻守在四间房的国民党军战斗中,参加爆破组,勇敢爬上土城。这时,敌人子弹贯穿他的腹部,他不顾剧痛和生命危险,依然艰难地向敌人碉堡匍匐前进,终于用手榴弹,炸毁碉堡,为部队打开前进道路。战斗结束后,部队给他记大功,并授予"独胆英雄"称号。1947年7月1日吉东军区追认为吉东军区“战斗英雄"。3月30日在后方医院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年仅24岁。我们应该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为了全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正义感和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红色故事,讲的不仅是革命烈士,更是党的历史。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年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是党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先进性与开放性的高度统一。我们要在红色故事中感悟初心,践行使命,进一步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血脉世代相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