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造思政育人品牌,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大学“理解中国”育人计划包含阅读、红色基因传承、社会观察、论坛、课程、国际学生感知中国等9子项目。该系列子项目自2016年实施以来,先后连续三年获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立项。2021年来,学校着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理解中国”育人计划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开拓了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一、项目推进举措及完成情况
(一)聚焦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理解中国”育人计划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理解中国”育人计划项目质量。“通过阅读理解中国”,支持超过120个读书会,开展以党史学习为主题的阅读活动600余场,涉及学生45000余人次;推出“我在云大读中国”栏目116期,党史专题28期,阅读量超过4万次;读书笔记征文2期收到投稿235篇;开展“我读党史·学思悟行”读后感征集活动,从征集到的600余篇读后感中评选出100篇汇编成册供学生学习交流。“通过红色基因传承理解中国”,组织辅导员30余人次赴上海、嘉兴、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录制“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云南大学辅导员学党史讲党史系列节目15期,视频自6月21日起每天一集连续在“云南大学”“云大学工”“YNU辅导员”“云南大学研究生”“理解我的国”等微信公众号展播,网络观看人数超过3万人次,人民网以《传承红色基因 根植育人情怀——云南大学辅导员学党史、讲党史节目》为题进行了报道推介。“通过调研服务理解中国”,2021“学史力行·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暑期调研服务组织670余名学生,赴云南省90余个县市开展调研服务活动,涉及生态文明、基层治理、乡村旅游、文化传承、农业产业发展多个主题,直接服务30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300余份,观察笔记710余篇,合计约604万字,推送“学史力行·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新闻稿44篇,获学习强国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4次。同时,支持10支辅导员专项调研团深入云南基层开展调研服务。“通过观察理解中国”,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主题社会观察笔记征集2期,共收到作品346篇。“我在云大看中国”在线栏目推送15期。“通过课程理解中国”,面向本科生开设《通过观察理解中国》《理解可爱中国》素质选修课。“通过论坛理解中国”,支持举办“理解中国”学术新人铸魂论坛17场次,共收到国内外200余所高校投稿1200余篇,形成论文集17册。
(二)紧扣鲜明时代主题,拓展“理解中国”育人路径
紧紧把握“两个大局”的时代主题,创新设计并全面实施“国际学生感知中国”项目,引导国际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开展“世界青年 学在云大”活动,开设国际学生汉语趣工坊辅导课程60期、传统文化课堂7期,推送留学生风采展5期、双语主题推文16期;开展“世界声音 中国故事”活动,征集文章60余篇,4篇入选“感知中国 我的抗疫故事”征集活动;开展“世界青年 中国足迹”活动,举办暑期观察实践活动3期,形成社会观察笔记5篇,展播“我眼中的中国”系列视频。启动“中外青年 文化体悟”跨文化交流体验系列活动。实施“认识世界 理解中国”项目,推荐2名中国学生到联合国下属国际组织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引导中国学生在国际比较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
(三)注重直接服务社会,优化“理解中国”育人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直接服务社会和实践育人的能力,先后建设云南大学“理解中国”社会服务工作站怒江基地、楚雄基地,调研服务河口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元江基地、西双版纳基地等11个“理解中国”实践实训基地,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场景、方式、类型、效果的多样化。依托科技小院、社会工作系合作开展基地工作,其中科技小院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多年生稻——中国粮食安全‘新防线’”项目获2021年“互联网+”国赛金奖;“理解中国”社会服务工作站怒江基地、楚雄基地社工服务项目分获云南省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第五届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二、项目推进主要经验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该项目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该项目创造性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形成“八个相结合”教育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成长诉求与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相统一。
(二)坚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该项目守正创新的根脉所在
云南大学“理解中国”育人计划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在阅读、红色基因传承、调研服务、观察等各个模块中集中突出党史学习,把党史学习作为理解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指向,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学习党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教育引导师生感党恩、跟党走。
(三)坚持思政教育与办学治校各项工作全面融合是该项目取得实效的关键
该项目围绕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环节,以模块式、体系性项目为抓手,架起思政教育与办学治校各项工作衔接的“立交桥”,将思政工作切实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覆盖所有学科专业、本硕博各层次学生,涉及知识获取、创新实践、学术交流、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国际比较等方面,形成了高校全面融合的育人格局。
(四)坚持通过思政教育创新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是该项目能长期实施的内在动力
在系列计划实施中,通过明确的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如,将教师参与系列计划计入工作量,将学生参与阅读理解、调研服务、学术论坛与实践教学学分挂钩,突出师生的参与度、贡献度、获得感,逐步形成该项目有序实施的长效机制,激发师生自主参与的内生动力。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2021年以来,“理解中国”育人计划在原有基础上,系统性探索改革进路、精品化打造育人品牌、持续性推动成果产出,育人成效明显。
一是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建树。为总结应用“理解中国”育人计划在教学改革中形成的有益经验,科学推进时代新人培养教学实践,组织专家学者针对“理解中国”读书会和阅读活动奖励计划、学术新人铸魂论坛、调研服务彩云南三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进行专项研究,不断提升项目育人实效。同时,征集云南大学“理解中国”育人计划教学改革成果31项汇编出版,对“理解中国”教育教学理念、模式、机制、路径、方法、成效等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
二是成果产出取得新进展。形成一批新的教育教学资源:出版系列丛书4部,制作《通过观察理解中国》课程视频6部、学术新人铸魂论坛视频14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云南大学辅导员学党史讲党史系列视频15部。同时,云南大学“理解中国”——我在云大读中国获2021年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立项;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时代新人的创新实践——云南大学“理解中国”系列计划获第九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云南大学构建“理解中国”思政育人新体系被云南教育工作情况收录;云南大学理解中国:新时代红色筑梦行动获云南省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路研究——基于云南大学“理解中国”育人实践获云南大学2021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理解中国”项目被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10余次。
三是项目育人取得新成效。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涌现出一大批党团员先进典型:3名学生获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其中1名学生获评为全国1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之一。多名学生获强国青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抗疫志愿者先进人物等称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多个学生团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多项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星系级作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创新创业成果奖项。一大批毕业学生主动投身祖国西部边疆经济社会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云南大学将继续全面实施“理解中国”育人计划,努力把“理解中国”打造成云南大学用大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创新育人平台,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下更大功夫。
一是更加注重高水平理论研究。“理解中国”作为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已初见成效,但是对“理解中国”当代育人价值内涵的高水平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接下来,学校将筹备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专门开展“理解中国”内涵价值研究,以“理解中国”为研究对象申报上级项目支持,为“理解中国”育人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同时,面向全国开展“理解中国”专项研究,提高学界参与度,逐步形成“理解中国”研究共识。
二是进一步提升推广应用成效。“理解中国”应当是当代青年的共同使命,实施以来,国内超300所高校、国外7所高校学生参与其中,但学校层面推广目前多在云南省内,面向全国推广的措施、力度还不够。下一步,学校将依托教育部三项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和国家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持续支持,努力推动该项目面向全国高校推广实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