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中的“中华茶艺坊”,既是校园内传承和发扬“茶文化”的主阵地,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让思政课“活”起来的宝藏之地,同时还是学生提升技能、师生间交流互鉴的美好家园。
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对“文化育人”作出明确阐述:“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我们要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中华茶艺坊”是我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并将其引入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之中,对于提高我校学生人文素养、拓展知识涵养、加强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茶艺坊”首要作用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感悟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茶艺坊”正是为其学习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有效途径。
其次,“中华茶艺坊”有助于学生丰富知识技能、提升就业能力。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昆明市就业促进会精诚合作,共同将“中华茶艺坊”打造成集培训、展示、表演、考级考证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在此,我校师生均可报考茶艺师、插花师及咖啡师等资格证书,“经外人”可尽情体验一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越感。至此,“茶艺师”资格证的首期培训已完成,第一批学员已成功取得证书。
再次,“中华茶艺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型教育示范基地,通过茶文化的熏陶,可培育学生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要求,增强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充足准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国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茶的历史就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茶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中华茶艺坊”以茶育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更多师生爱茶、品茶、惜茶,透过“茶”这一窗口打开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从而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共同携手为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作出贡献。
我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经典、技艺的传承,以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建设中华茶艺坊,为广大师生搭建了创新和展示的平台,学生们通过茶艺特色课程的学习,了解茶史、探究茶知、学习茶道、感悟茶礼、修炼茶德,在潜移默化的过程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积极拓宽美育展示的综合实践平台,用文化传承梦想,用艺术浇灌心灵,更好地将美育及德育理念融入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