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本科生第一支部。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贵州农工学院、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40个学院,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学校秉承“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的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服务贵州“三大战略”,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其中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本科生第一支部于2019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现有党员26人(含预备党员18人),发展对象13人,入党积极分子110人。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自支部创建以来,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探索。1. 认真贯彻落实我校、院党委对基层党支部相关工作的具体指导和要求,组织支部党员以集体学习、线下自主观看视频学习、分享学习心得等方式,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先进典型、警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与政策几个方面开展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共计7次。活动旨在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积极深入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的贯彻落实;2. 积极响应党中央宣传部号召,支持和鼓励支部成员通过学习强国app、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公众号等网络资源,加强对时事政治的了解与学习,进一步深入领会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面提高党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统计数据显示,本支部学习强国平均学习积分6032分、最高分20572分;3. 创新性地提出了“会前微党课”的理论学习形式,即党员大会、支委会前,由支部书记带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最新指导思想等内容。学习旨在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强化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时刻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自探索以来已初见成效;4. 完善理论学习“回头看”机制,定期通过应知应会知识竞答、分组讨论等方式,强化理论学习成果,真正让每一位党员学习“入脑、入心”;5. 在寒暑假利用学习强国学习积分比赛等形式,组织支部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以保持支部成员思想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支部为加强学生党员身份认同感,深化党性教育、仪式教育,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保证支部工作正常运转,确保“三会一课”顺利开展:1. 每周定期召开支委工作会,明确任务、处理问题,采取短期策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讨论研究支部规章制度,落实奖惩机制;2. 利用电子化、表格化、数字化的信息采集方式,实时更新、完善党员基本信息、组织生活会记录等一手资料;3. 根据相关文件,结合支部实际情况,形成内部管理规定,落实并完善签到请假制度,严格支部的日常及会议管理,严肃支部内部纪律;4. 支委集思广益,兼与学院其他支部共同商议,结合学生党员思维活跃等特点,创新党日活动的形式和内容;5. 支部严格要求所有支部党员在“三会一课”期间,必须佩戴党徽且衣着得体,体现党组织活动的严肃性。
支委会通过加强对《贵州省发展党员工作规程》的学习,明确发展党员各个阶段的任务和具体要求。通过纸质材料归档、数字工具统筹、档案集中管理,系统把握本支部所有的党员材料状况。通过督促培养联系人工作,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落到实处,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支部积极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与到支部建设和日常工作之中,例如思想汇报互查等工作,使支部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内部更加团结、管理更加科学。支部以党员带头、分组开展,集体谈话与个别谈话的形式,或面对面、或以视频通话的方式,就个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理论学习情况汇报、个人问题检视等方面先后组织发展对象谈话1次,入党积极分子谈心谈话6次。最后在培养联系人在谈心谈话过程做到有差异性、针对性,深入了解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及问题,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思想健康向上发展。支部对新发展党员的个人素质与理论修养进行严格把关,将发展合格、优秀党员的工作落实到了实处和细处,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发展的质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