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 德润有声——我院直属党支部举办“清风五月”特色活动

2020-10-28 18:54:31 王文跃

家风.png

为深入开展学校第二届“清风五月”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月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传颂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依托“望道行”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四期“五月清风”——家风系列夜读栏目:《诫子书》《马克思致女儿燕妮的信》《郑氏规范》《毛泽东写给两个儿子的信》。通过师生团队制作家风家训图文有声推文,学院老师撰写听读后感形式进行互动分享学习。

毛.png诸葛.png

马.png正一门.png

本次特色系列活动,为师生搭建了继承优秀家风、“倡廉颂廉”的平台,营造了“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师生沐浴在廉洁从政从教从学的清风里。

“五月清风”——家风系列夜读教师听后感:

听读《郑氏规范》之崇清廉有感

一本薄薄家规集,内容也只有168条,却是历十五世同居共食家族兴衰的见证者,成为最完备的家族法典之一,为明朝典章制订起到蓝本作用,这就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为“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郑义门家规——《郑氏规范》。

据郑氏后人的《圣恩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看到《郑氏规范》后深有感慨的说:“人家有法守之尚能长久,况国乎。” 《郑氏规范》中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家规族训,以其极具特色的教化实践,对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巩固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稳定和儒家伦理、文化的世俗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郑氏规范》168条家规中,涉及勤政廉政、教育养正、约事节俭、行为规范等方面达20余条,子孙“当以和待乡曲,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俭素是绳是准”,“不得妄肆威福,图胁人财、侵凌人户”等等,有违者按违规的程度,处以“不孝罪”、“重箠”、“削名”、“告官”等处罚,使子孙走向正道。对出仕为官子弟的规定则更加严格,第88条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形成了具有郑氏义门特色的廉政文化。

隐藏在《郑氏规范》之后的,是“家国同构”的思维逻辑:家庭是社会最基本单位,也是社会治理中最小的政治单元,因此治国须从治家开始。当“治家”成为个人德行与社会治理间最重要的桥梁纽带,“家规”的教化意义由此得到升华。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都讲德法相依、德治礼序,家规族规、乡规民约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的“规矩”和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也是党规党纪的重要源头。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家风家规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

中央纪委网站刊出的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首发浦江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在对《郑氏规范》描述中这样写到:那本被视为其家族灵魂的《郑氏规范》,其中的一些条款或许与今天的人们产生了时空上的隔膜和认同上的疏离,但这种以一纸家规将“孝义”精神传承至今的创举,以及蕴藏其中的重教育、尚节俭、睦乡邻、崇清廉的理念,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今天的人们治党治国治家的启示和借鉴。《郑氏规范》创建并倡导“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的儒学伦理和有序、师俭家风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以及“三严三实”的要求一脉相承,只要我们对这一历史遗产妥善运用,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必将对现今党员干部修身立德,提高素养,勤政爱民,转变作风,讲规矩守纪律产生积极深远的作用。

(蒋芝英)

慎微者方有大天地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喜欢把竹、莲外化为自身的人格向往,追求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而这些良好形象必始于慎微,正如古人常言:“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如若“失足”于物欲,往往会导致越陷越深,直至难以自拔。其实大多数贪污腐化分子都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开始,最终逐步走向难以挽回的局面。

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在世,做人最难,也最重要。我认为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当今,每一名共产党员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多。我们要坚定自己的做人原则,努力做到小事不马虎,小节不随便,底线不突破,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用坚定理想信念修好共产党人道德品行之“不坏金身”。

(赵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家风涵养作风、折射党风、关乎政风、影响民风。家风好,作风才硬,党风才正,政风才清,民风才淳。正所谓家风正,清风自然浩荡来。

(姜小兰)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学会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认真工作学习,做好该做好的事。”这些就是从小到大父母亲反复叮嘱的话语,表达简单朴实,内涵丰富深沉,句句都是督促鼓舞自己不断前行的寄语。当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当生活遇到困惑的时候,这些话语就会转化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

我们要珍惜这些简单而颇富道理的“家风家训”,用它们不断激励自己,做好人,行好事,为社会做好服务,为国家做好贡献,站好神圣的三尺讲台,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职责。

(王文跃)

“五月清风---家风”系列夜读听后感:马克思主义指出家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爱情与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基础。这点在马克思与妻子燕妮、自己的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了解放全人类,燕妮愿意陪伴马克思颠沛流离,认为这也是爱情。在家庭关系中,教育和培养孩子是父母应尽的义务,马克思与子女的日常交谈也是围绕自己的工作展开,目的不仅是为了他们能为自己分担一点,更是让他们懂得当今世界发展状况,好男儿应该志在四方,为人类解放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张少侠)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意味勤劳俭朴,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不怕劳苦,可以过好日子,也能过苦日子。这种人就是君子。君子是具有好品性的人,与财富、地位、权力无关。

要想真正地实行勤俭,首先要心勤。心中不生懒惰,就不会让身体一听劳作、行动就感到厌倦疲惫;第二要身勤,所谓早起三光、迟起三慌,一天之计在于晨,养成早起的习惯,从早上开始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王玉林)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师,不仅要从自身做起,做好表率,更应自觉开展高校廉洁教育。高校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未来社会的公职人员的主要后备群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理想信念不仅影响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而且还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高校学生能否廉洁自律影响着国家发展持久性问题,高校廉洁文化教育是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通过“清风五月”等多种活动,构建清廉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

(金炜)

说真话,探真知,求真理,具真情“清风夜读”教做真人;

存善心,成善事,扬善风,行善道“家风夜读”教做善人。

(厉晓华)

生活在特定的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必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影响和熏陶,其思想、品行、性格、气质,必定要带有这个家庭家风的特征或痕迹。

(龚英翔)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卢英)

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廉洁做事,清正做人。

(鄢彬)


责任编辑:王玉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依托“望道行”微信公众号,通过师生团队制作家风家训图文有声推文,连续推出四期“五月清风”家风夜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