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叮咚、叮咚、叮咚……”8月16日,临近晚饭,扬州职业大学慈瑞梅老师手机上一个QQ群就不停地闪烁消息:红油牛肉、辣子鸡丁、水煮肉片、红烧鸡块、醋溜白菜、玉米排骨汤、手工水饺……一张张照片背后是一个个因为疫情滞留在扬州的非本地大学生。
38个扬职大机械学院的学生和6名老师组成了这个临时的“抗疫团队”,相比本地人,这些大学生大多租住在临时住所,很多人已经在封闭小区里独自生活了近20天。“都是暑假留扬兼职打工的学生,突如其来的疫情,兼职按下了暂停键,人也走不掉了。”谈起这38个孩子慈瑞梅多少有些心疼。
疫情开始不久,不少留守扬州的学生开始向老师反馈信息,有的因为健康码黄码社区要求居家隔离,无法迈出出租屋半步;有的因为租房小区有新冠阳性确诊病例,一夜间整个小区被封控;有的因为是小区临时租户,对社区的疫情管理办法不太了解,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各种不便……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学院立即成立了这个特别的“抗疫”关爱班,除了给困难的孩子发放临时补贴,还安排老师定点关心学生情况,有过抗疫经历的党员老师慈瑞梅第一个报名了“班主任”。经验来自2020年,过年回湖北探亲的她,因为疫情,滞留湖北孝感62天,后来回到江苏又在南京隔离了14天。“在这76天中,我也有焦虑也有过担心。”慈瑞梅说,“得知学校有少数学生滞留扬州,特别感同身受,我想把之前在湖北滞留、隔离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同学们,指导他们如何积极面对,度过这个困难时期。”关爱班的同学亲切地称呼她为“慈妈”。
“你们在扬州做兼职都是好样的。自食其力,为父母分忧,我给你们点赞。人生贵在有这样的经历。”QQ群里,“慈妈”用她的积极乐观鼓励着38个孩子们。在学校“暖心扬爱、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主题活动倡导下,这个QQ群掀起了“厨艺比拼 宅家抗疫”的热潮。
一群学机械、能挫铁、会画图的“00后”工大学生纷纷洗手做羹汤,做起了大厨,吃货的味蕾与大厨的灵魂就这样被唤醒了。这些平时大大咧咧的小伙子们,爱上了做饭,更是爱上了生活。虽然每天只能待在出租屋,但在老师的关心关爱下并不孤单。群里的老师也按捺不住了,加入了学生的“秀图大赛”
姚磊来自四川省绵阳市,暑期在扬州打工,是学院机械1906班的班长。“不仅学校给我们的临时补贴让我觉得特别温暖,老师也经常打电话关心我的生活起居,让我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姚磊说,从小就学会了做菜做饭的他最近更是厨艺精进,每天都会“露两手”给远在四川的父母看一看。“爸爸妈妈,等我回到家,可以为你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姚磊还给父母发出了约定。
“闲”不住的姚磊也一直向社区申请加入到抗疫志愿者的队伍。8月14日,他终于上岗了,工作任务是协助做好核酸检测的信息采集工作,每天上午六点开始工作直至下午六点结束,整整12个小时全身都被汗水浸湿是每天的常态。
QQ群里,不止姚磊一个人,家住云南大理,机械1905班张孔,本来暑期留扬租房子在大排档兼职挣学费。疫情发生后,张孔和大排档老板“扬州大叔”刘俊,共同组成志愿者队伍,积极主动联系“疫情高风险区”双桥社区,在邗江区四望亭路的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志愿服务。“早上五点我们就要到核酸检测点布置,常常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收场回来,连续好几天都要工作12小时以上,但是再苦再累我和我的团队们都在坚守岗位……”
“我一直担心这38个尚未独立生活的‘00后’孩子们疫情期间吃不饱,吃不好,但是当看见他们晒出那些热爱生活的‘滚烫证据’时,悬挂着的心也就落了下来;更加没想到的是,他们还能主动站出来参与各种抗疫志愿服务任务。”“抗疫”特别班班主任慈瑞梅老师说,“疫情之下,希望同学们不但能做好自身的防疫防护,更能通过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学会独立,自力更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用心关爱每一位滞留扬州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爱无时无刻不在,特别是在他们最困难无助的时候,母校就是他们的家,就是他们最安全的港湾。”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潘锦全介绍,8月10日起,学校已经开展了三次“心连心”电话大走访,对重点关注和走访的师生员工,做到“一人一档、专班跟踪、精细管理、关心关怀”,积极化解师生员工的困难困惑,立足学校自身力量和社会资源帮助解决了师生的实际困难,其中,为330名滞留扬州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14.6万元。
本文转自交汇点2021年8月17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