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欧洲语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召开“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向‘时代楷模’杨士莪同志学习”主题学习交流会,旨在激励全系教师以杨士莪院士为榜样,增强投身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议由欧语教工党支部副书记、系主任修春民主持,全系18位教师参与了此次集体学习。
会议伊始,教工党支部播放了大型纪录片《时代楷模杨士莪》,并向与会教师介绍了杨院士的主要事迹。随后,大家分享了学习体会,气氛热烈。
支部书记颜巧容指出,科研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强调坚持初心并探索个人与国家需求的结合。她提到科研的三种出发点,认为找到国家需求与个人兴趣的结合点,才能激发科研动力,并倡导做有趣的人、做正确的事、做有用的学问。
支部副书记、系主任修春民老师强调坚定目标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呼吁外语学者应以中国立场进行研究,推动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结合,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新入职教师张雪瑶表示对学校和外语学科建设有初步了解,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积极响应时代和学校的需求。俄语专业负责人徐洪征老师从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三个方面强调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呼吁教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法语专业教师徐海燕认为教师应服务国家,重视知识传授和人格塑造,并无私奉献,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中。俄语专业的凡保轩老师则提到教育应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方向,培养他们的坚守和执着精神。
葡语专业负责人高静然分享了杨院士的终身学习经历,强调对国家的贡献应源于真实的热情。德语专业程巍老师指出,教师需抓住时代脉搏,关注国家需求,明确人生目标。
西班牙语教师胡实强调“潜心坚守”的重要性,认为年轻教师应具备耐心与积累的品质。葡萄牙语教师黄婷受到杨院士的科研理念启发,坚定了作为大学老师的职业信念,强调应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意大利语付卓老师呼吁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关注大的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建设,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葡语专业李丹晖强调应向杨院士学习,传播中国故事,培养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德语专业教师张世佶强调坚定与坚持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在面临困难与阻力时,以真正的热爱与责任感驱动前行。 法语专业教师张戈谈到无论身处何方,都应该心怀祖国,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之中。
俄语专业青年教师赵重刚强调“变与不变”的重要性,指出教师需适应时代与国家的需求,持续调整自我。他希望在师长的指导下,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坚守作为青年教师的责任,继续传承和发扬教育的使命。 西班牙语专业负责人张晴老师强调学习杨院士在声学专业建设中的坚韧与创新。她提到杨院士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在资源有限情况下追求成果的决心,呼吁不抱怨、勇于担当。
通过本次学习活动,老师们更加认识到专业建设与科研初心的重要性,纷纷表示将在杨院士的激励下,始终保持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积极应对挑战与机遇,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