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报道我支部师生参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1-08-27 11:55:14 光明日报客户端 张锐

今年7月,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共同启动“大学生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发起“长江大保护”倡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建了50支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和1200余支社会调查小分队,奔赴长江流域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开展专业研究、科普宣讲、文化论坛等,以青春光彩擦亮长江大保护底色。

专业践行,助力民生长江建设

防治与保护结合,意识与行动并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在湖北秭归开展了以“地质灾害科普宣讲、群测群防培训、现场考察实训”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

“湖北省秭归县属于长江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之一。提高当地群策群防能力和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对于当地居民生活、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团队指导老师、中国科协山地灾害学科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成员李长冬教授,结合在三峡库区十余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历,为茅坪镇国土所、各村地质灾害监测员等开展了室内授课和现场培训,并指导团队成员与秭归气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座谈。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地质灾害领域的后备人才,应该把地质灾害防治和长江大保护作为我们的使命,认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未来保护长江,保护人民做好充分的准备。”实践团队长工程学院胡建辉在实地踏勘了长江岸边的三个滑坡灾害点后讲到。

科普先行,助力生态长江建设

“我希望像哥哥姐姐们一样能够加入保护江豚的队伍,留住江豚的微笑。”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严村小学的张妮,在听“流浪的江豚”长江大保护宣讲团的宣讲后讲到。

“我们希望为中小学生种下‘保护母亲长江,建设美丽中国’的种子。”宣讲团成员地学院孙熙蕾在20多天的实践里,和其他成员一起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4所中小学,通过讲述环保故事、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把江豚的微笑留住”,激发中小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当我们在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看到长江里畅游的江豚、麋鹿园里散步的麋鹿,深刻体会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时代使命和重任。”实践团队员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宋扬在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调研后赞叹到。今年7月,她和“长江大保护”宣讲团的其他7位成员一起,走近湖南岳阳金锦、麦子港等5个社区开展长江大保护宣讲。

“青海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长江流生态、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我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希望让更多人的参与到长江保护中来。”公共管理学院徐昀琪,和团队一起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状态调研,并且走进街道、社区开展长江源科普宣讲。

知行合一,不断厚植长江情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7月1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张国旗团支部和“长江大保护”实践团队联合邀请马腾教授,为秭归实习环境学院青年团员作长江大保护专题——“流域地球关键带调查理论与实践”讲座。

“长江流域是人类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是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马腾以长江文明和文化自信为切入点,介绍长江流域的基本情况。

“治疗长江病,关键在水。”马腾在介绍长江经济发展历程的同时,也让大家重视大开发过程中带来的湿地退化、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并从专业视角为青年团员解读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这是一场饱含希望的讲座,一次触动心灵的对话,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使命,今后要做长江大保护的传播者、守护者、践行者,为服务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奉献青春力量。”张国旗党团联动实践团队长张宇听完讲座后表示,要把个人成长奋斗融入国家和社会中,努力成长为长江大保护的生态环保铁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魏海勇、郭小玉)

责任编辑:文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共青团湖北省委启动大学生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社会实践。我支部李长冬带领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参与该项活动,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