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谢树成院士为青年学子讲授“大河文明与地大作为”大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4-11-22 23:16:42

为响应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落实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精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119日,应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负责人、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李江敏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教授为青年学子讲授“大河文明与地大作为”大思政课


授课伊始,谢院士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资料,将同学们带入了地球生物演化的历史长河。从地质时期的生物霸主更迭,到古人类的起源与迁徙,到四大古文明的诞生与兴衰,最后到盖亚假说和地球的安全运行空间,谢院士不仅用科学的视角解读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深刻联系更融入了对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他指出,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连续发展、没有中断的文明,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韧性。因此,他也强调了地球科学与人文社科融合的重要性,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类文明的奥秘。


在授课过程中,谢院士特别讲述我校在探索大河文明与地学作为方面的贡献。他介绍了学校围绕长江流域开展的多项研究计划和相关平台以及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强调未来要形成流域发展世界样板的长江方案,展现地大师生担当与作为为深入理解大河文明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此外,谢院士还结合国家战略需求,阐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指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等现实世界问题时,涉及科学与社会等不同领域的合作需要具备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地球环境问题。因此,应与时俱进,发展流域地球系统科学,形成超学科体系。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们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培养持续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地学研究和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谢树成院士的授课不仅为《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增添了新的亮点,也从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为我校培养地学特色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学生们备受鼓舞,对专业使命更加自信。课程团队老师们也获益匪浅,将深入探索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的内在逻辑,以更加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传授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奥秘。此次专题课不仅是一次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更是一场落实地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思政课激发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地大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李江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应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负责人、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李江敏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教授为青年学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