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博物故事①】化石幕墙:追寻远古生命的足迹

发布时间:2021-03-01 16:27:20

编者按:自1957年正式开放至今,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走过了63年的风雨历程。化石幕墙、海百合化石、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神州第一龙”黑龙江满洲龙化石……一个个珍贵藏品,记录着地球的沧桑,见证着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也凝聚着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和博物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为传承博物文化,增加广大师生、海内外校友、同行对逸夫博物馆历史的了解,深度挖掘逸夫博物馆科教资源,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值此建校68年之际,逸夫博物馆特别推出“博物故事”专栏,为您讲述博物馆馆藏背后的故事,唤醒地质人的珍贵记忆。让每一个地大人,脚下更有方向,心中更有力量。

走进逸夫博物馆前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面积达100平方米的“远古生命足迹”遗迹化石幕墙,它正向参观者诉说着2亿多年前生物活动的行为故事。若不注意看,观众会以为这是一面十分普通的由一块块长方形的石砖拼成的石墙。然而,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却说,这块石墙是一块完整的“龙”足迹和鱼类游泳迹为主的遗迹化石。

那么,这块遗迹化石有什么独到之处?又是如何采集、安装布展,有何重要意义呢?为此,记者采访了这块化石的采集及捐献者、地球科学学院卢宗盛教授,以及逸夫博物馆有关工作人员。

室内展出面积最大的遗迹化石

世间的化石,承载着地球过去生命信息,记录着亿万年来生物进化的历程。

幕墙化石近景

这块幕墙化石,是当时全国室内展出整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的遗迹化石。站在这块遗迹化石幕墙下面,可以看到一道道规则的曲线,以及大量的脚印。据卢宗盛教授描述,右边那条规矩的正弦曲线,是当时的鱼游动的时候,鱼鳍扫出来的痕迹;下边一道一道弯曲的线条,是当时的无脊椎动物在水底爬行或者寻找食物的时候留下的痕迹;左边大量的“爪子印“则是当时四足动物留下的足迹。在这些四足动物足迹中,尤以‘龙’的足迹最为丰富。

什么是“龙”?“当时动物界以包括恐龙在内的爬行动物为主,‘龙’是古生物学上对爬行动物的通称。”卢宗盛教授告诉记者。

卢宗盛认为,幕墙真实再现了“龙”及相关动物行走、游泳、觅食等生活画面,还含稀有的工具痕等沉积构造,是研究远古生命形态和行为的珍贵实物资料。

化石挖掘的艰辛历程

对于这块可遇不可求的化石,卢宗盛教授是怎样与它结缘的呢?

1984年留校任教后,卢宗盛一直从事古生物研究,常年在野外奔波。1998年,当卢宗盛教授在陕西北部横山县附近野外科研的时候,在一个山崖上发现了这块遗迹化石。

卢宗盛教授在野外采集标本

“当时这块化石只露出了一部分, 仅仅只有一小块花纹”,卢宗盛表示,当时这块化石有很多学者都来看过,都没引起他们的注意,以为是个普普通通的遗迹化石,然而也就是这块小花纹让卢宗盛意识到了这块化石的重要性。

“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才将其挖掘出来,”卢宗盛说,“虽然这块化石只有5到10多厘米厚,然而上面却覆盖了20到30米厚的岩石,于是我就聘请了当地居民将这些岩石从化石表面剥离开来。”每年,卢宗盛都会在当地驻扎一个月,指导化石采集的工作。

由于化石点位于山崖之下,化石挖掘时有险情发生,“1999年的那年冬天,我们差点就葬身在山顶滑落的岩石下了”,回忆起当时情景,卢宗盛都觉得后怕。

1999年11月份,卢宗盛和当地的居民在开采遗迹化石,当时下着雪,化石点的山崖上还结有冰,正当卢宗盛指导民工剥离化石层上的岩石时,山崖上突然滚落下一块很大的岩石,“轰”的一声就砸在他们的身旁。

化石层剥离出来后,卢宗盛和当地民工将其分解成60多块,每块重达七八百斤的化石搬到两公里外的马路上,由于没有行车道,靠人力搬运。卢宗盛说,单单化石搬运整整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每年开采的费用差不多是七万到八万,前后共花了将近四十万左右”,当被问及为何会花费巨资去采集这个标本的时候,卢宗盛说到,“这种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可遇不可求,如果错过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碰到这么珍贵的化石了。”

破解化石布展难题

遗迹化石采集完后,经反复思量,卢宗盛教授决定将其捐给正在筹建的逸夫博物馆。

这块化石及附带物重量接近100吨,如何将化石完美、安全的展现出来,是摆在博物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时任逸夫博物馆的馆长任有福、副馆长徐世球,办公室主任张凡、陈列部李富强老师组成布展小组,并邀请原博物馆的建筑师共同讨论布展方案,确定将化石安装在逸夫博物馆前厅,并采用幕墙方式布展。

卢宗盛教授在清洗化石标本

工作人员在整理化石标本

李富强老师介绍,化石岩性为钙质细砂岩,厚薄不一,有的厚达十几厘米,有的仅有5-6厘米厚。为了解化石的原始形态,2001年,李富强、张凡等人将化石一块块摆在原博物馆地面上,花费3个月,才还原成一幅完整拼图,并做上标记,以免顺序打乱。

确定将化石安装在逸夫博物馆前厅后,工程人员重新打开博物馆大厅地面,做好地基。大约耗时半年,工作人员才将每块化石打磨平整,并拼成最后的形状。前后耗时三年,这块高7.2米、宽13.9米,由60多块化石拼接成的幕墙终于完整展现在观众面前。

幕墙化石解密

国际学校学生参观化石幕墙

这块化石幕墙落成后,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中外游客、校友、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国际著名恐龙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研究员参观博物馆后,非常感慨地说:“这块幕墙化石清晰、优美、壮观,稀有,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实属罕见,应用幕墙方式布展在博物馆前厅非常适宜。”

幕墙化石足迹、游泳迹等提供了大量不易从动物骨骼等实体化石中得到的古生物信息,它是恢复远古时期动物行为和生态特征的关键资料,特别是像本幕墙大面积以足迹为主的化石群落,可以再现2亿多年前动物之间追逐、争斗、觅食等行为场景,重塑2亿多年前生态体系。

除此之外,本幕墙足迹化石的科学意义还有两方面特别之处:一是在足迹化石发现和研究方面,以往资料主要集中在地质时代比较新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足迹发掘和研究,而对于时代比较早的2亿多年前晚三叠世足迹(包括早期恐龙足迹)的研究比较少,我国以往晚三叠世足迹化石确切报道只有四川彭县磁峰乡的两个足迹。本化石幕墙标本将大大丰富我国晚三叠世足迹资料。二是2亿多年前晚三叠世是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时期之一,恐龙在这个时间开始出现,个体相对较小。因此,该幕墙足迹化石标本又是解密2亿多年前晚三叠世关键时期脊椎动物演化、组成和行为的重要资料。

据悉,逸夫博物馆馆藏物品高达4万多件,几乎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待我们一一道来,带你探索这个奇妙的地质世界。

责任编辑:葛文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博物故事①】化石幕墙。遗迹化石幕墙。
    相关推荐
    热度榜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