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学院研究生“服务基层、回报社会”的能力素养,传播“服务三农、心系三农”的时代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号召更多青年学子投身齐鲁大地的乡村振兴事业,2022年6月25日至7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红旗智援博士团赴山东乐陵挂职实践队9名成员在乐陵市朱集镇开展挂职锻炼系列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海洋大学红旗智援博士团于2016年自乐陵朱集镇启航,6年来不忘初心,围绕朱集需求持续开展红枣营销、产业策划、365暖留互助等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年间,博士团不断发展壮大,荣获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互动之旅赛道全国银奖等全国大奖,并获得孙春兰副总理点赞;2020年12月,朱集镇党委受邀参加中国海洋大学红旗智援博士团“博士智援”高校联盟签约仪式暨成立大会。高校与乡镇基层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同时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聚焦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实践力量的广阔平台。
学习“两红文化”,坚定初心使命
抵达朱集镇当天,在镇人大主席吴霞的带领下,指导老师及实践队成员相继参观了冀鲁边革命纪念馆、枣乡记忆展览馆等地点,领略了当地特有的“两红文化”。革命纪念馆里一座座浮雕、一件件文物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真实地再现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也告诫着后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沿着先辈足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继续奋力奔跑。枣乡记忆展览馆承载着一代代枣乡人的记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团队成员了解到乐陵金丝小枣的前世今生和文化根基,不禁赞叹着枣树旺盛的生命力和枣乡人民的红枣情怀。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活动,成员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当地“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冀鲁边精神及“四不争”的枣树精神,深化了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认识,坚定了助力基层乡村振兴发展的决心,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坚守挂职岗位,彰显青春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以“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妙喻,生动而精准地阐释了基层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从侧面说明基层乡村工作是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此次挂职锻炼中团队成员被分到了镇政府的各个主要科室,如党建办、文秘办、经管站等。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各成员迅速转变角色,忘我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期间不畏难、不怕苦,在干中学、学中干,顺利协助朱集镇党委、政府完成了德州市乡镇半年考核、新发展党员材料审查、移风易俗改革推进、玉米保险办理等工作,获得各科室负责人的一致好评,进一步展现了海大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开展实地调研,助力枣乡振兴
挂职期间,实践队成员围绕红枣产业发展,结合自身所长,对朱集镇“党建引领,村社企联建”推动乡村振兴新模式开展调研。通过日常工作接触、枣林实地参观、党委及相关负责人访谈等形式,了解到该模式的运作形式,认识到其对保护传承红枣文化、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有重要意义。此外,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了解德州境内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现实境况,并对域内居民黄河生态保护意愿和政策知晓度进行调研访谈,充分认识到实施黄河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率先突破。通过实践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坚定沿着党旗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为乡村振兴事业勾勒奋斗的青春底色。
组织红色文化宣讲,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为讲好博士团扶贫故事,传承扶贫精神,带动更多青年人担当青春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实践队成员精心组织筹备与山东政法学院两支实践队的交流活动。镇政府代表及省派朱集镇第一书记等共同出席。活动中,实践队成员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博士团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与智援模式等,详细梳理与回顾与朱集镇多年的合作历程,并结合具体案例讲述博士团智援帮扶事迹,弘扬与彰显脱贫攻坚精神。宣讲最后,实践队成员对博士团帮扶重点方向及朱集未来发展蓝图进行了展望。
通过将近一个月的挂职锻炼系列活动,团队成员敢于深入基层,不断开阔眼界,传承红色精神,并结合专业所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着眼未来,团队成员会继续保持昂扬的奋斗姿态,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