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黄河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载体,它植根于奔腾向前的九曲黄河,黄河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在进行正式调研之前,我们先对大阳古镇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大阳古镇原名“阳阿”,拥有260多年的历史。2008年,国家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此外,这里还拥有近35平方米的元明清古建筑群。在历史上,大阳古镇曾是汉代舞蹈家赵飞燕的故乡,仕官辈出,素有“煤铁之乡”“九州针都”“三晋一镇”的美誉。
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前往山西省晋城市的大阳古镇开展调研,采用实地参观、访谈等形式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刚进入就感受到了其悠久的历史:城池寨堡、官宅商居、寺庙祠庵比比皆是。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头都散发着质朴的韵味。导游就向我们介绍了大阳古镇的历史:秦皇置县,汉主封国,西燕设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明清时期,大阳仕官如林。当地民谣“有官不到大阳夸”、“大阳出了三斗三升芝麻官”,这些都反映出了当时大阳仕官迭出的景象。
直谏真国士,山西凯旋门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张家祖宅”。张家祖宅,大阳镇历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养蒙的故居,他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先后担任庶吉士、户部侍郎等官职,并入翰林院。张养蒙为官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这座院落看起来稍显萧条,但满含时代感和岁月感。即使稍显破旧,也能想象出当时的华丽。
“凯旋门”是张家祖宅中最出彩的建筑之一,在几百年的保存中依然保持精美华丽。门上的石雕更是显示出张家的显赫地位。
三晋第一镇,五里千年街
离开了张家祖宅向前走的沿途到处都是林立的古街陈铺。穿过城门,便进入曾经辉煌一时的大阳五里老街。老街两侧的古巷里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店铺,它们大多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样貌,店门经过时间的洗礼变得更加沧桑,店内柜台也已变得黝黑发亮。
在一家传统木作馆内,映入眼帘的各种陈列在墙上的木工用具和木工作品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参观完毕后,我们采访了木作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师傅。赵师傅为我们介绍了传统的木工工具,并讲解了传统木工技艺中榫卯结构的特点。随后他带领我们体验如何刨木花和拼接榫卯。最后赵师傅提出希望更多人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兴趣,并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承。他还希望通过互联网吸引更多游客来大阳古镇游览参观,体会到古镇的魅力。
古镇振兴正当时,非遗传承吾辈责
最后,此次实践活动主要围绕重视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开调查。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及黄河文化的传播,我们认为在当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对历史文物不以为意,甚至忽视其存在。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重视历史文物并从中认识到黄河文化的重要性。
历史文物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历史文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过去人们的思想、智慧和生活方式。这些宝贵的遗产不仅记录了一个个时代的兴衰荣辱,更体现了民族精神和价值观。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孕育了无数世代的中国人民,在其流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正是通过认识其中蕴含的黄河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勤劳、坚韧、顽强拼搏的品质。
重视历史文物有助于塑造个体和社会身份认同感。当代社会面临着日益消失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困境。而历史文物作为传承和延续的见证,能够唤起人们对自身历史根源的关注和思考。通过与历史文物互动,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认同,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我归属感。黄河精神以其独特的民族气质和精神追求,成为了中国人民共同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通过重视黄河流域的历史文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历史是一个反思现实、展望未来的过程。正如黄河在漫长岁月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容貌,但始终保持着其奔腾不息、坚守初心的特质一样,我们也应该从历史文物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信念和勇气。无论是面对挑战还是困境,都要像黄河一样顽强不息地前行。
对于此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也有着一些思考。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但是保护和传承的方法更重要。
赵师傅的木工产品有些传统,针对年轻人对木工等传统工艺的重视度不够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我们应该意识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例如,在木工技艺的传承中,我们可以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工艺,将传统的木工技艺与现代材料和装饰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现代感的木工作品,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和参与。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有具体做法吗?
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培训。传统技艺的传承往往通过师徒制度进行,新一代的传承者需要从老一辈的经验和知识中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起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学校,提供系统化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木工技艺传承者。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传承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平台和在线教育,进行远程教学和传授技艺,以便更多有兴趣的人能够参与其中。
大阳古镇历史悠久,非遗文化光辉璀璨,可惜苦于无人知晓,如何引导大众关注、了解大阳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这就需要宣传和推广。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活动和媒体宣传,向公众传达大阳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扩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通过宣传和推广,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木工技艺的独特之处,从而引起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总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木工技艺需要我们思考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时俱进、注重教育和培训,鼓励创新和创造,加强宣传和推广。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够保护和传承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大阳古镇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古镇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在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后更加具有魅力。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要停留在对它的保护上,更要将其与现代手段结合,更好的散发非遗的魅力,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