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六个必须坚持”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教工化学第一党支部党课讲稿
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们党课的主题是《深刻认识“六个必须坚持”,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贯穿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必须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既是我们从哲理高度深入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基本点,也是从实践向度创新发展这一科学思想的基本点。
“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这6条,要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从而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一部分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也彰显着我党一心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立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发展和壮大,就是因为始终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生命线,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标识性概念,我们党从来都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并始终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根本的政治身份,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经验。革命战争年代,反帝反封建为的是消除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发展中国为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回应人民期待、解决人民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第二部分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彰显着我党志向不改、道路不变的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在面对生死考验、外部封锁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时止步后退,反而是在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中变得愈加自信与自立。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重要原则。在团结带领中华民族摆脱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最初的力量弱小和经验不足,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尽管也曾有过请外国人指导的经历,但是在根本上,我们要寻求的是一条救国安民、强国富民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变成别人的附庸,党的若干次自我纠错体现的就是这种历史的清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使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这是一种理论与现实、过去与当下、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自信自立,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第三部分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这也彰显着我党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的实践自觉。在实践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一条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不会”启示我们,这条道路曲折而漫长,世界各国只有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立足守正的创新”是为了把握创新的针对性,保持战略定力,不犯方向性错误。中国共产党人所讲的守正,是为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为了在新时代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着眼创新的守正”是为了把握创新的紧迫性,回应时代呼唤,以创新求发展。新时代十年体现了我们在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创新探索,这也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得以开启的基本背景,我们要始终坚持下去。
第四部分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彰显着我党直面矛盾、敢于斗争的务实精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直面和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近代以来,“中国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自身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的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直面中国之问,“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都是回应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直面世界之问,我们作出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判断,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应对这一变局的战略选择;直面人民之问,我们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的战略判断,将共建共治共享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回应这一问题的明确答案;直面时代之问,我们锚定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潮流,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提供了新机遇。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关键所在。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我们党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自觉推动实现党的革命性锻造中取得的,这是我们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密码。
第五部分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彰显着我党胸怀大局、统揽全局的战略眼光。唯物辩证法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同一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之间都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规律、推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体现了党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强调“坚持重点突破,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体现了党系统思维的层次性;强调“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改革开放有机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体现了党系统思维的协同性;强调“要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体现了党系统思维的开放性。面向新征程,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虹吸效应更大、更持久。
第六部分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彰显着我党海纳百川、携手共进的道义担当。人类本来就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只是因为生产和交往能力的低下,人们才闹出很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笑话。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陆海空交通工具的发展,人类的交往范围必然扩大、交往频次必然增多、交往类型必然多样,这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必然,也是共产党人天下观的唯物史观基础。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天下意识和天道观念,对人与天地、自我与他者之关系的理解始终比较开阔,这也是天下为公、天人合一、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文明智慧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道路其实也是一种新天下观,它代表着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为此,我们既要反对自由主义思潮,也要警惕文化保守主义特别是民粹主义思潮,这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闪光点所在。这一道路所包含的天下观念既包括了中华文明“人文之天”所讲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也包括了新时代以相互尊重、彼此成就、互利共赢为原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世界海纳百川、面向各国携手并进的道义担当。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既从整体上反映了我们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我们以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解决这些问题的实践自觉,这些思想方法不应归结于传统的教科书教条,而是要结合当今中国和时代实际进行深入把握和科学运用。
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取、以进求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高质量发展”提出于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于当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频繁出现于重大会议、重大报告、重大部署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发展方式。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驱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式,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提高生产力水平。二是高效节能: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降低能耗和排放,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中,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四是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并促进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五是人民福祉:以人民为中心,优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总之,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立足未来、注重可持续性的概念,在实践中需要同时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我校为推进落实2023年度学校重点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近日校长孙其信也主持召开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会。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教育强国的特殊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关于调查研究工作要求,同时结合学校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学校围绕“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中心思想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教育强国。校长孙其信提出要进一步认清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和重大现实意义;要深入扎实调查、系统分析研究,破解发展问题、开创发展新局;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集中发力、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发展。校长还强调要全面把握学校当前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内涵,基于学校距离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越来越近,必须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定要有新发展,要进一步提升支撑保障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真正让学生满意,同时要立足新阶段,解放思想,摒弃惯性思维,主动争取校友和社会支持,拓宽办学资源渠道,推进校史馆建设,充分体现学校发展成绩。另外,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抓好开局之年,学校还研究提出了8个“提升行动”和2个“倍增计划”,以此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理学院也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师生秉持“探索世界,推动创新”的理念,追求卓越、踔厉前行,在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不断努力。持续产出一流成果,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为了加强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基础学科与涉农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基础学科整体实力,同时积极探索基础学科对校内优势学科发挥支撑作用的有效途径,理学院以“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项目和“基础学科涉农交叉创新工程”项目申报为抓手,全面实施“基础学科提升计划”。在本年度学院工作重点也涵盖着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建设、数学博士点和物理硕士点建设、大类培养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升与培养院系干部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学院同时积极主办、承办相关学科领域各类学术会议,构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并达成了企业合作的新局面,同时进行了面向社会服务的科技小院建设工作。理学院的农药学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学院也一直注重对其的高质量发展,不懈争取稳中求进、另辟蹊径、创新引领、重振雄风。
谢谢大家!
理学院教工化学第一党支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工作法
一、教书育人工作法
理学院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基础学科大院已经形成了雄厚的教育积淀。应用化学系即原农药系作为全国第一个农药学学科,既具有鲜明的学科历史特色,又孕育着新时代的学科风貌,培养的优秀校友遍布在全世界各行各业,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教+研融合一体化育人法。全体教师坚持立足于学科应用特色注重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并重,丰富课堂教育形式,彰显农药学科特色,培养理论和实践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重思政引领,聚专业特色。支部号召全体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融入农药学学科历史,传承农药前辈精神,鼓励青年学子始终不忘发扬老一代学科人精神,成长为新时代的高质量知农爱农型人才。
二、管理育人工作法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着眼于提高教师党员素质、推动业务水平提升,加强对党员的激励鼓舞、培养锻炼,促进支部教师成长成才。
用结对帮扶引领方向。为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先进工作方法,开展老党员、老专家“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让老教师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掌舵导航。
用先进典型激励进步。每学期评选支部“十佳党员教师”,通过先进典型影响带动支部教职工,激发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用先进文化铸造灵魂。按照每个党小组不少于3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标准设立党章学习小组,由组长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教育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持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线上的红色资源,开展视频党课、党日活动等,打造思想建设新基地。
教工化学第一党支部“我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故事分享主题党日活动成果
2023年8月24日,教工化一支部召开故事分享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代表段红霞、王昌陵、郭鑫宇分别等就本年度春季学期所开展的“我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活动进行了分享。
1.组织慰问退休党员教师
6月下旬,教工化学第一党支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慰问了李重九、吴景平、梁晓梅等农药学学科老党员老教师及其家属,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和组织的关怀与祝福,老党员老教师们对学科发展保持高度关注,踊跃支持学科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
2.组织我校农药学学科师生参加学术交流
8月18日—20日,教工化学第一党支部组织理学院农药学学科数十名师生代表前往重庆参加第十九届全国农药学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会上,支部党员杨新玲做大会邀请报告,支部书记段红霞、支部党员刘丰茂及支部宣传委员王昌陵做分会报告,3位研究生代表作口头报告。参会师生代表介绍了我校农药学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展示了本学科人薪火相传的精神风貌,极大地宣传和促进了我校农药学学科发展。
3.科技小院服务师生教学科研实践活动
7月16日,支部副书记张莉,支委徐勇,党员郭鑫宇、王平等带领化学21级本科生前往北京密云亿亩的蔬菜公园,实地调研设施农业的现状,积极展示科技助农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将专业知识运用在生产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
5月-8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支部党员何雄奎教授团队负责的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平谷区西营村科技小院和未来智慧果园多次承办学校各部门组织的教师调研和学生实践活动,支部党员何雄奎、支委王昌陵日常承担讲解和装备演示任务,接待人员共计1000余人次,将科技小院精神落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