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物生态与农作学系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第一时间通过线下线上,在各自工作岗位及时观看学习,并与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连线共同学习。观看直播刚结束,支部党员通过讨论形成了学习感想,上报学院党委:脱贫攻坚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工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历史的伟大奇迹。经过8年的连续奋斗,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万元,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推动了“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党全社会都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更好的理解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实施更加积极有为,贡献更大力量。
当天下午,应支部老党员胡跃高老师的邀请与提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一结束,获得先进个人的灵丘县车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春以及代表去领取先进集体的农学院书记立刻回到学院,院长金危危,副院长曾昭海,陈源泉教授,王小芬副教授以及精准扶贫专项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议伊始,胡跃高教授介绍了灵丘县车河有机社区建设历程,指出其主要采取“有机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的模式进行规划。车河村村支部书记王春分享了从1995年他担任车河村支书以来开展的扶贫工作,特别是从2013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作建设车河有机社区,探索脱贫攻坚新道路的过程中,车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对于脱贫攻坚有了新的认识,对他的工作也给了更多的肯定。他对中国农业大学表示感谢,感谢我院师生近年来的帮助与支持,他认为农学院专家在车河村规划的有机农业既从社会化组织又从技术方面来解决了农民自身的问题,同时与大家分享了车河有机社区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地的发展现状。胡跃高教授还对在场师生讲述了王春书记在扶贫工作中,带头攻坚克难,将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先人后己的感人事迹。随后,陈源泉发言,他表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涉农高校要牢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建立更多像车河有机社区一样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力奋战未来30年乡村振兴战略。与会学生相继发言,纷纷回顾参与的扶贫事业,流露对脱贫攻坚战胜利喜悦以及献身乡村振兴的满腔热血。院长金危危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充分肯定了我院师生为脱贫攻坚做出的努力,同时对新阶段的发展提出建议。
第二天上午,农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上表示,支部陈源泉和陈阜参加了学习大会。陈源泉再次分享学习感受: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感触颇多。习总书记说“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也被1800名牺牲在扶贫一线的同志们的精神所深深打动,扶贫工作者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之后就是乡村振兴了。我们获得的表彰是激励也是鞭策,未来任务更加艰巨,乡村振兴的举旗不是在会议室里的举,而是要举在山间地头,未来三十年乡村振兴发展成什么样子,需要我们做哪些工作,从现在起就需要我们谋篇布局了。支部党员陈阜教师表示:农学院的师生经过多年奋斗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但其实最早胡跃高老师在灵丘扎下一个根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可能会取得今天的成绩。农学院作为最贴近生产力的学院,必须要坚定地站在服务农业农村的一线。这种服务不能只依托几个老师的一时激情,学院要把这种历史上的奋斗总结成经验、稳定成制度,要充分发挥农学院自身特色,认真谋划未来在哪些方面取得新突破。
此外,支部相关党员教师还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支部党员老师在脱贫攻坚中的故事。新京报同时报道了中国农大设研究生专项,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农人”的新闻。专门采访陈源泉教授连续三年(2017-2019)带领研究生前往灵丘县上关村进行暑期实践,与农村同吃同住同劳动,既服务地方,又实践育人(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1431364715306.html )。支部成员在朋友圈进行宣传,引起了广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