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党支部与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中国农大植物营养系教工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科学基金的资助效能,10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党支部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样板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暨“AI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题调研,活动由植物营养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申建波教授主持、组织委员庄明浩副教授组织协调。
申建波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史馆,并且系统讲解了曲周精神和科技小院发展历程。接着,两个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交流与调研会议。申建波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全国样板党支部的基本情况,生命科学部党支部党员代表吴庆钰研究员作了题为《AI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及展望》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在人工智能驱动农业科学发展方面的情况,以及保障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植物营养系张福锁院士作了题为《植物营养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特邀报告,系统探讨了植物营养学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总结了植物营养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范式的变革以及当前学科布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主题报告后,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相关处室负责人与植物营养党支部成员围绕调研主题,从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政策建议等多个角度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植物营养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丛汶峰教授从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结合出发交流新质生产力在洱海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宣传委员程凌云教授结合科研经历探讨科研新范式下把基础研究与智能肥料产品相结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张林教授就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交流了根际生命共同体创新研究的发展与挑战,信电学院王耀君副教授从AI大模型与农业肥水管理结合的现状与未来方向作了详细的介绍,资环学院院长袁力行教授主要交流了植物营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动态与挑战、提出了学科体系和项目申请代码优化建议。资环学院党委书记王雯表示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党支部的党建方式很有特色,很值得学习借鉴,为党建工作和推动学科发展树立了样板。
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综合战略与规划处、生物学二处、生物医学科学处、交叉融合科学处、农学与食品科学处、农业动物科学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植物营养学高质量发展、基金方向设置、青年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等方面介绍了相关的基本情况。现场调研交流气氛热烈,双方一致认为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学科交叉与合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研究,提高科学基金的资助效能,助力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
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吕群燕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进展为我国农业和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她强调,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范式与进程,通过加强AI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应对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此次调研通过与一线专家的交流,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基金资助方向,为未来科研项目的布局和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最后,张福锁院士还特别就洱海保护与高质农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他根据自己在洱海保护中的实践提出了依托农业绿色发展多学科交叉创新的新思路,强调多主体参与科研项目合作在实战战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呼吁进一步加强在生产一线实战场景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机制,发展农业科研新范式,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在推动植物营养学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