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第二次博士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2021-01-19 12:20:30

当代马哲2019-11-21

2019年11月14日晚18:00-21:30,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办的第二次博士学术报告会在人文楼621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罗骞教授主持此次报告会,会议邀请了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的焦佩锋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王海锋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刘志洪副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在报告会正式开始前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学术报告制度,表达了对博士生学术发展的殷切期望。报告会上,马哲专业的四位高年级博士生就他们撰写的专业论文进行了报告。参加报告会的还有全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在读博士生,以及前来旁听的硕士生。

郝立新教授

第一位进行报告的是2016级博士生张楠楠,她的论文题目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文章的核心观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化转向提示我们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蕴涵着深刻的文化维度,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到文化唯物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衍生逻辑证明文化研究不能背离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则,文化不是一种纯粹精神的产物,也不是一种消极的反映活动,而是一种能够实现人及其主体性的生产活动和物质实践,面向实践的文化观进一步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思考新时代中国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文化思路。各位点评老师们首先肯定了论文的主题思想与基本内容,其次分别对文章的具体措辞、论证与针对性、逻辑与写作技巧等给出建议,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文章的现实性、学术性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同时,老师们就历史唯物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问题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为进一步思考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文化层面打开了更多思路。

张楠楠博士

焦佩锋教授

第二位汇报的是2016级博士生张当,他汇报的论文题目是《唯物史观的人学立场及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17-19世纪古典理论中“个人主义”的批判,形成了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的新世界观,不仅超越了个体与共同体二元对立的古典阐释,而且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真正的现实基础。在20世纪,“个人主义”经由哈耶克改造得以重返,并以“怀疑论”的方式对唯物史观的人学立场与历史理论提出挑战,然而,从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个人”前提来分析,这种“个人主义”的重返依然难逃古典理论的窠臼。文章对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人学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的创立过程,并从当代哲学的发展角度来看此立场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对此,各位点评老师对论文的脉络思路、思想史梳理和现实意义予以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文章部分概念对应不清晰,篇幅分布不够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修改建议。进而,点评老师们分别对唯物史观的立场、个人主义问题、生产关系与个人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起到了寓教于“论”的效果,为在场听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与思想资源。

张当博士

王海锋副教授

第三位是2016级博士生耿芳兵,她的汇报论文题目是《阶级方法:对城市主体的一项政治经济学考察》。这篇论文的核心观点是马克思在批驳国民经济学对“人口”概念的抽象逻辑过程中发现: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只是一个抽象概念。阶级分析背后所依据的雇佣劳动、资本、分工等因素,暗含了阶级分析成为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可能性。在城市研究中,马克思将阶级确立为理解城市的路径,由此突出了承担主体解放任务的无产阶级这一主体形象。无产阶级在与城市“贫困”问题的对抗过程中,从自身的主体性出发,肯定自身,摆脱“物产阶级”等虚假幻象而重获自由。资本关系塑造了不同时期城市主体的面貌样式,但这都不足以代表真正的城市主体,就目前阶段来说,只有依靠以阶级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才能重新激发人的主体性,继而破解现代城市的资本逻辑困境,达成真正的解放。各位点评老师对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语言的运用给予了肯定,对行文的逻辑结构和论述的范围界定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点评所涉及的城市阶级问题的适用范围问题、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动态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理解等方面引起了老师们的讨论和学生们的思考,达到了良好的启迪效果。

耿芳兵博士

罗骞教授

第四位汇报者是2017级博士生高洋,他所汇报的题目为《个人主义伦理规则的形成与超越》。他认为:个人主义的适应规则生活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交往的重要特征,然而在资本主义驱动的世俗化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个人主义伦理规则无法满足社会交往的伦理需求,其至多能借助规则的设计为个人兜住生理上无伤害的交往底线,却满足不了人们心理上有依赖的交往需求。文章通过对个人主义伦理规则的形成和个人主义规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考察,结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于道德的科学界定,指出应从道德的功能——反映并调节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入手,体现超越伦理规则的个人主义本质。具体的方式为在区分伦理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基础上明确伦理规则的目的,找准伦理规则的手段,并进一步引导抽象的转变落实到具体生活中,使伦理规则在当前社会交往中重新发挥应有的规范效力。各位老师在点评过程当中对论文的阐述方式表示了认同,针对论文的行文逻辑和规范提出了修改意见。在点评过程中,老师们指出了以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待伦理学应当注意伦理学和法学在论述中的场域区别,这有助于在比较论证下加深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为作者进一步完善文章给予了非常大的启示和帮助。

高洋博士

刘志洪副教授

在每位同学汇报结束后,老师们和部分同学进行了点评。会前已悉心评阅了汇报者论文的四位老师在论文的选题、题目的设置、论证的结构、行文的逻辑、概念的厘定、参考文献的选取、思想史的考察等方面对论文进行深度剖析,指出了具体的相关问题。报告会不仅给汇报的四位博士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具体的建议,指出了修改的方向,而且也给在座旁听的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要领,这对于提高大家的写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此次报告会持续近四个小时,现场讨论氛围热烈,与会师生意犹未尽。最后,罗骞教授再次向参与的老师和同学表达了真诚感谢,他表示:学术也是生活,生活中需要坦诚,学术批评更需要坦诚,我们要在坦诚的批评中砥砺学问,相互促进。对于老师和同学们的批判,希望汇报的同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期望在读研究生以后认真参与报告会,提前阅读报告论文,做到人到心到,真正在学术上有收获。此次报告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来源:当代马哲  微信公众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点评老师们分别对唯物史观的立场、个人主义问题、生产关系与个人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