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模式,两种平台,三大工程”创新工作:精铸推动能源事业,匠心培养专业人才

2024-11-22 11:14:47 杨丽君

一、背景起因

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发挥“一流的党建和一流的学科”双融合优势,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学科下的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方向为试点,创新党支部建设模式,打造由优秀导师团及研究生共同组成的“党建+”师生发展共同体,构建“师生联动,交叉导学、教学相长,互促共进”的新型导学关系,成立“精铸匠心”开发地质导学团队党支部。支部发挥教师匠心育人和学生潜心研学的“双心”联合优势,“精于”解决非常规油气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问题,“铸造”开发地质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科研能力,培养了一批具有爱国情怀、优良品德、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传统技术智能化升级,助推油气田高效绿色开发。

二、主要做法

构建个模式创新完善师生一体。支部创新采用矩阵化网格管理与积分考核激励模式,提升育人实效,构建共建共享长效机制。由支部委员会统一组织,以导师带领课题组为横向坐标,以组内硕博各年级为纵向坐标建立网格,将工作责任划分到各网格进行矩阵管理,由课题组之间联系对接师生共同研讨,按组内年级分别组织设计每月党日活动,做到网格边界清晰,目标任务具体,激发组织活力,提升执行力与管理能力。建立积分记录台账,科学量化分值,严格考核程序,对入党积极分子支部工作情况进行积分考核,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提升考察培养质量,支部积极分子多次参与重大活动,前往吉林油田开展活动、参与北京市红色1+1、寻访优秀党员等活动。

用好两种平台灵活拓展对外窗口。一是构建导学育人共同体,搭建校际交流平台。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感悟回信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工作交流,在党建引领思政、党建促进科研建设互相借鉴经验,加深与各高校间纽带联系,充分利用资源,在学习中感悟。与各高校全国党建样板支部进行校际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探索紧密结合学生工作实际、保障高水平党员培养的工作体系,讲好专业故事与推动思政工作的融合发展。二是拓宽人才培养路径,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切实提升科研业务+党建融合建设,开展“云端”学习活动,拓展学习交流平台载体,通过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研讨、分享、交流和党课等)、线上线下混合的学习活动,探索构建校企党支部深度共建共赢新模式。与海油党校、中石化科技中心等多家石油石化企业共建,举办思政教育讲座、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育和师生培训教育,加快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确保课程思政实践基地长期健康发展。

造三大工程培育发展综合人才。一是党建强基工程。根据学校、学院党委工作安排,结合支部实际情况,以师生共建为依托深入挖掘“理论学习与科研工作结合点”,针对不同主题采用导学分享、前沿研讨、读书汇报等形式对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学习;通过参观历史纪念馆、同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进一步厚植师生爱国之情,形成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总结,每周有分享的理论学习安排。每月第一周周四作为党支部理论学习固定时间,开展“领学、导学、联学”等多形式理论学习活动,通过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二是党建铸魂工程。支部坚持师德学风建设第一位,注意团队梯队建设,深入挖掘并宣传师生身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以支部内的首都劳动模范、北京市教学名师等党员为典型代表,深入挖掘身边教师的科学家精神和石油精神背后的故事,联合李四光中队讲师团赴石大附小、石大附中开展系列石油精神科普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等多种宣传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党建赋能工程。教学研用一体化,紧握提质增效“主基调”,瞄准“两深一非一老”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实现科研创新育人。助力成立了国际古地理学会(ISP),助力搭建能源行业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国际文化交融,支部始终铭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努力推动高水平科研促进高质量生产应用。为提高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成效,通过十余年的科技攻关,创新性提出了基于地质-测井-地震多模态数据融合“智能化井震结合储层预测与构型表征技术”。

三、成效启示

通过依托师生联合党支部1+1+1党建工作模式,以先锋教师树立模范引领,让教师“动起来”“走出去”,以优秀学生打造成长实践,让学生“学起来”“用出去”,师生共同完成国家级教材《油矿地质学》编写,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自成立以来,支部成员参与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获北京市优秀团队,接受北京电视台节目采访录制,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软件6个,授权核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文章120余篇。研究成果已通过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在国内各大油田推广应用,累计创造产值50.07亿元。支部获北京市红色1+1、学校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24年,“精铸匠心”开发地质导学团队党支部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


责任编辑:杨丽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精铸匠心开发地质导学团队党支部通过实践探索,打造创新培养模式,联系多方对外平台,铸造三大工程,推动能源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