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兴未艾|前面有光,山后有大海

2021-01-18 18:14:23

十一假期,在以“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党员教师”为主要成员的综合实习团队的带领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2018级全体学生,踏上了不同寻常的“秋游”之路。

地质人的一天

地球亿万年来经历的点点滴滴简单不刻意地流露于自然之中,远或近,肉眼或心灵,它都在那里,轻易就能感受到。身为地质人,我们足够幸运在地质实习中用眼睛观察、用双手感知、用脚步衡量,我们透过岩石感受着地球的不平凡,见证着历史的不简单。当然,地质人的一天是紧张忙碌的,甚至有些许辛苦与枯燥,但也同样“有着神仙般的诗意和广阔”。

“整体性和朦胧性”的前地质思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从公寓出发,坐车百二十分钟,便到了房山。远离了车海,灵魂仿若得到了呼吸,心也随之安然了。光微微透向天际,我们披着金黄的外衣开始了这一天。

走在清晨的道路上总觉得一脚踏入了仙境,山峰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在晨光的微闪中,山的轮廓就呈现了出来。老师的手指从这端落向另一端,再从这一端跃向另一端。雾气又散去了一点点,隐隐约约中只感觉山与山之间的谷不能单单认为其是谷,而应是大地的各种运动下形成的。

脚步匆匆,我们不应是“初出茅庐”的地质小白了,我们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依靠自己的所学去辨认、去发现。我们恍若这沟中盲目乱窜的蚊子,失去了方向。薄雾还没有散去,我们只能低着头,直愣愣地冲进其中。

“特征中心及线性方式”的近代地质思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穿过狭小狭小的林间小道,走进山去吧,寻找那跨过近亿年的衔接,我们在那平淡无奇的山坳坳里窥探着,思索着,在脑海里补足那在地层中缺失,只剩几厘米的铝土风化壳的上亿年的物换星移。

向上走吧,山路没有那么平,那么缓。两旁的树枝还要在中间横插一手,好似在守护着这大山的秘密;小石子从脚下一个个的滑落,棱角已被抹去。我捡起他们,看着他们的样子,看他们变化着,演绎不同的故事。有些地方出露得刚好,大山的秘密被一页一页地记录着,我们拿起放大镜想看看书里写了什么,拿起锤子将不听话的几页敲开,这不是暴力,是要做那个最懂你的人。

驻足在这里看一看吧,我们又发现了这些已待过上亿年的地层不甘平庸,总是要折腾几下,伸展筋骨,蹦蹦跳跳的,还不忘留下几个断裂带,发个朋友圈。做个瑜伽把自己身体来回拧巴,不过他坚持时间有点长了,我们把他这种姿势定义为褶皱。有时候他还挺难,需要扛起一个又一个年轻一代的他,顶着巨大压力的他,变硬变强,也变包容了。

爬到山顶吧,原来山的那边还有山啊,继续探索吧……

“平面模式”的经典地质思维

----看山似山,看水似水

时入下午,地质人的旅途画卷中也增添了一处处迷人且壮丽的图景,太平山北坡陡崖马家沟组厚层灰岩中的6米高的共轭剪节理,房山高4宽6米的椭球形花岗岩球形风化地貌,羊屎沟口西150米处下马岭组灰黑色板岩与铁岭组深灰色变余透闪石白云大理岩的地层分界。

接着,牛口峪公园深处的长龙山组、下马岭组内的四个逆冲断层组成的叠瓦状构造映入眼帘,其蕴含的一个有趣的地质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在四个断层的组合中,有一个大部分穿过石英砂岩的断层倾角较明显的小于其他三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同学们从形成期次,受力方向等方面进行推测,老师也分享出自己的专业见解:首先,四条断层都是长龙山组和下马岭组的岩石,并且倾向和倾角基本相同并组成了逆冲叠瓦构造,由此可推断出四条断层形成于同一期次。其次,小倾角断层形成的原因是该条断层上部存在的硬度更大的石英砂岩,使下覆逆冲推力受阻更大,对岩石产生的变形作用也更弱。

有意思的断层构造组合使我们以更完整宏观的视角看到,断层并不只是局部的构造,它们相连同时组成了山体的地质剖面,各个局部组合起来便构成了一个更广阔的平面,此处便有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韵味了,地质的多元与综合之美也由此充溢。

“全方位和系统性”的当代地质思维

----看山仍是山,看水还是水

山的那边是什么?

是山还是海?

都不是,

山的那边是咱们地质人!

见过四小碟,八大碗

鸡鸭鱼肉的珍馐佳肴。

那你见过风轻扬,曲流觞

蛋肠米面的山间趣食吗?

古有大将军横刀立马燕然勒功,

今有地质人提笔挥毫指明行程。

悄悄地我来了

我们走过岁月流转的岩层,

寻找自然和时间埋藏的宝藏。

没有舒适与安逸,

却有快乐和满足。

会有艰难险阻,

也有克服其的勇气与智慧。

勇敢不是去飞翔

是在巨石前凿光

愿我们

乘风而起

迎烈日朝阳

归来时和出发一样

永远相信

前面有光

山后有大海!

来源于刘小平教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看山是山。的近代地质思维 ----看山不是山。在四个断层的组合中。的当代地质思维 ----看山仍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