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教授讲党课
【本站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为增强支部成员对于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认识。6月15日,石油工程学院油气井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在工科B323党员活动室开展了“石油党史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由党建指导老师张卫东教授讲述新中国成立前后石油发展的历史,将党史与石油发展史紧密结合。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学习。
学习伊始,张卫东教授介绍了石油行业的重要性,引用了“一桶油可抵80个工人和80头牛的劳动力”说明了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根据地依靠延长油矿和玉门油矿开采的石油和矿石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当时人民和军队的生存情况。在抗战时期,党的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对石油开采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张老师还从历史文献中挖掘出“埋头苦干”即是毛主席在延长油矿为陈震夏同志的题词,并一步步演变为延安精神,同时彰显着当时恶劣条件下党和人民对石油命脉的深切期望。除此之外,一批如翁文灏、孙越崎和严爽等石油领域爱国人才,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得以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为我国石油行业做出巨大贡献。
此后,张卫东教授又从大庆石油会战这一经济立国之战开始,介绍了石油精神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含义。他提到,石油精神一直在“演变”,是与时俱进的,大庆精神从早期的“爱国、创业、求实、献身”,到1990年后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这里面的献身到奉献,就是一种大公无私到公私兼顾的时代变化。最后,张老师勉励大家坚定能源自信,以总书记对新时代石油精神的批示——“苦干实干,挖掘时代内涵”结束了本次石油党史学习的教育活动。
随后,支部书记韩宁发表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他表示,通过此次石油党史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认识到了党在此过程的领导作用。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了自己学习的专业和将来将要从事的行业。增强了民族自信,坚定了投身能源事业的决心,励志为我国能源安全奉献自己的青春。支部成员赵淑星就大庆石油精神中的“献身”到“奉献”这一时代演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疑惑,张卫东教授教导他要懂得所有行业都应遵循先生存后发展的道理,同时勉励支部成员要将专业“学好”、“做精”,在研究生阶段以工匠精神做真学问。
通过本次石油党史学习教育,全体支部成员对我国石油工业早期发展有了全新的了解,进一步深刻理解了石油作为能源命脉对我国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