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全院师生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激发师生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担当者。
欢迎浙财大财税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王浩杰同学为我们诵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节选十六。
《中国共产党历史(二)》节选(16)
八届十中全会于9月24日至27日召开。毛泽东首先作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随后,陈伯达、李先念、薄一波和李富春分别作关于农业、商业、工业和计划等问题的说明,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彭真等先后在大会发言。全会通过了所讨论的各项文件,增选陆定一、康生、罗瑞卿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决定撤销黄克诚、谭政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增选中央监 察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各21人;决定组织两个专案审查委员会,分别对彭德怀、习仲勋等人进行审查。9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的公报》。
这次全会,肯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严重困难形势下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指出党的迫切任务是要继续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对国民经济进一步进行切实的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会议强调国民经济计划必须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安排计划必须以 农、轻、重为序;各工业部门必须制定支援农业的长期规划;国家应重新审定对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国家征收农业税和统购粮食的数量,应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下来;在价格问题上应照顾农民的实际利益,逐步确 定工农业产品的合理比价,等等。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 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等几个文件。《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对原草案作了重要修改和补充,规定: 生产队为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人民公社规模以一乡为一社,长期不变;社员 自留地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这些都对巩固前一阶段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果, 继续进行下一步经济调整有积极意义。
但是,这次全会错误地开展了对所谓“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 的批判,对党的工作产生了重要的消极影响。
对所谓“黑暗风”的批判,实际上是针对七千人大会以后西楼会议和 5 月中 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对形势的估计。毛泽东批评说:现在有些人把形势说成一片黑暗了,他们思想混乱,丧失信心,看不见光明。对所谓“单干风”的批判, 是针对当时各地出现的包产到户和党内一些同志对包产到户及分田到户的支持。7 月 20 日,毛泽东在同各中央局第一书记的谈话中说:“你们赞成社会主义,还 是赞成资本主义?当然不会主张搞资本主义,但有人搞包产到户。现在有人主张 在全国范围内搞包产到户,甚至分田到户。共产党来分田?对农民,要让他自愿, 如果有的人非要包产到户不可,也不要采取粗暴态度。问题要分析农民的基本要 求是什么,我们如何领导。”他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究竟搞资本主义还是搞社 会主义;农业合作化还要不要;走哪条路;是包产到户,分田到户,还是合作化 的问题。他批评邓子恢等人支持包产到户,是代表富裕中农要求单干,甚至是站 在地主富农资产阶级立场上反对社会主义。
实际上,所谓“黑暗风”和“单干风”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问题的症结 在于怎样估计形势。七千人大会后至北戴河会议前,毛泽东曾两次离开北京外出 视察,先后经过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武汉、郑州等主要城市,一共在外地 停留了近四个月时间。在同当地党政军领导人的接触中,他把很大精力放在了解 调整中的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和农村所有制问题方面。几个月下来,他 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形势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同北京的中央一线领导人之间是有 分歧的。7 月 8 日在毛泽东住处召开的小型会议上,毛泽东介绍了河南、山东两省的夏收情况,说形势并不那样坏,建议刘少奇等找河南、山东、江西的同志谈 谈,了解一下农村的形势。
在北京,主持中央一线工作的领导人对形势的看法仍有很大保留,认为整个 经济形势还处在比较大的困难之中。这就是西楼会议和 5 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刘少 奇代表中央所说的,当前“应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形势”,“最困难的时期还没 有过去”。特别是对于农村的看法,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认为,在非常时期,鉴于形势需要,农村可以实行包括包产到户在内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偏 远地区甚至可以实行分田到户等多种经营形式,以稳定农民,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