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赓续家风文脉,弘扬时代新风”,浙财大财政税务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近日,浙财大财政税务学院师生来到盛氏家风馆和南山村展开有关家风家训、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
盛金国先生是盛氏后裔,也是盛氏家风馆的负责人,他从20岁起担任盛氏衡山组组长,期间出任过衡山村党支部书记,曾创办木门厂拉动衡山村农户就业。平日里,盛金国先生热心公益,主动照顾村中多病老人,协调化解邻里纠纷。在推动镇、村重点工作时,他是乡邻们的模范榜样:在开展拆违整治行动中,他带头拆除自家的违章建筑;为了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他以身作则,在主动做好垃圾分类处理的同时积极指导邻里做好分类收集工作。
采访中,盛先生向团队成员分享了他自幼便耳熟能详的“盛家故事”——盛氏源流起于西周,江南盛氏祖先盛珰,因爱黄山秀奇,举家南迁至此;而后忠臣名士辈出,世德家风代代相承。盛先生表示,盛氏宗祠的重建和家风馆的顺利竣工,不但倾注了盛氏嫡裔盛伟祥先生的大量心血,更得益于区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如今“盛祠承风”荣登瓶窑新十景之一,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有了实物载体,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宗祠恢复起来,史书上记载的黄山书屋得以整合并被赋予了新时代乡风文明的新内涵,盛先生感到由衷的骄傲和高兴。
作为当地辈分最高的盛氏后裔,盛先生不仅积极践行富有新时代内涵的“盛氏家风”,向子孙辈讲述他从小耳濡目染的先辈故事,还主动接过了管理盛氏家风馆的工作。他说,家风馆是盛氏家风展示和传播的重要窗口,他是盛氏后代、共产党员,这是他应当肩负起的责任。他推动家风馆举办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组织全体村民参加“喜迎建党百年”健力行运动,努力发挥家风馆的最大作用,致力于把“家风建设”融入村民生活的每个环节。提起对盛氏家风未来的期盼,盛先生说:“这是盛家的精神纽带,我们必须要把它传承下去。希望我们后代也能不断丰富盛世家风的内涵,在实践中体现、发扬。”
南山村妇女组长王小群女士,原籍贵州,1987年与瓶窑镇南山村村民付德祥结为夫妻。她的丈夫、丈夫的弟弟与弟媳都是重度残疾人士,所以需要她撑起两个家庭,面对困难,王女士始终坚强乐观,为两个家庭奉献自己的青春,并成功摘下贫困家庭帽。除了耕田养家,王女士还担任了南山村妇女组长一职,在镇、村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中积极参与,带头示范,她在村中的工作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王女士来到村中已经三十余年了,提起这三十多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改变”。村子更受国家重视了,村委付出了更多心力,村民的生活环境愈发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都盖起新房子,垃圾分类的推进更加美化了环境……盛氏家风馆的建成,更是让王女士这个“外地人”感受到了南山村浓厚的文化氛围。提起开馆当天盛氏后裔们从世界各地回到南山村参加落成仪式的情景,王女士用了“盛大”和“热闹”两个词来形容。家风馆的落成和宗祠的重建带给村民极大的精神振奋。王女士作为南山村妇女组长,逢年过节都会在家风馆中组织村民包饺子、包粽子、做月饼等活动。
她将家训融入了对子女的教育之中,告诫子女为人讲求忠孝。提起盛氏家风,王女士说:“来到南山村的三十多年,盛氏家训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嘴上很少提,但是我们都一直是这样做的。家风无论对于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过去很重要,现在很重要,未来也是很重要的。家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而家风就是路途的指南针。”
在一次次采访中听村民们讲述自己的家风故事,团队成员更加地深刻体会了南山村盛氏家风文化。盛氏家训起源于西周,在新时代仍旧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南山村村民的精神纽带,更是弘扬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团队将会继续深度挖掘盛氏家风故事,并把握其内涵及时代意义,将其与新时代文明结合,制作并展示南山村崭新名片,为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建立社会文明新风尚注入活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