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艺术批评课程成果文选(二)

2021-01-18 20:38:56

课程介绍:

《艺术批评》课程以赏析、考察、阅读、分析、写作训练等环节组成。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于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思潮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和表达力。一方面通过必要的训练,让学生愿意看、懂得看“艺术”,培养主动而独立的思考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必要的艺术批评文章写作的规范和技巧,发现和培养批评人才。

《画意摄影需要表达作者心中意境》 曹岳川

早期的画意摄影竭力模糊摄影与绘画的界线来追求一种艺术的美感,但由于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美感以及与社会的脱节致使其走向衰落。今天,在后现代艺术的语境下,摄影不再拘泥于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模仿或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反驳,各种越界艺术行为的盛行使得画意摄影重回人们的视界。

不可否认,这样的发展历程从根本上影响了摄影的创作和理论,如伦勃朗用光等技法都是绘画影响摄影的直观表现。而中国画作为世界绘画流派中极为瑰丽的一支更是给了中国摄影师留下丰富的创作素材。如传统十八描便给了现代艺术摄影师大量的创作启示:高古游丝描给人以秀劲古逸之感、战笔水纹描给人以涩势遒劲之感……如何将诸如此类的特有画面效果呈现于摄影中是中国摄影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郎静山先生早年间研究中国绘画,在摄影术传至中国时正值西方画意摄影的盛行时期。他通过底片反复叠加的手法大胆的将中国画中留白、笔触等独有的特色运用于摄影之上,既具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他的摄影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画特有的染料的叠加效果。他对画面的把握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将中国传统的绘画效果用摄影这一媒介推向了新的领域让中国的摄影师们看到更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可能性。

随着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照片的后期调整变得越来越方便,许多曾经不可能的后期效果已经以一种机遇的形式呈现在众艺术家面前。这使得中国瑰丽的传统文化在摄影艺术中的发扬变成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可能。曾经用底片叠加来控制线条和画面元素增减的方式如今可以使用PHOTOSHOP等软件代替。通过数字化图片处理技术控制画面效果,如使用色调曲线和液化等工具来调整线条的轻重缓急,传统十八描、散点透视等中国画技巧将有机会再摄影中得到全新的体现和升华。

然而,不同于西方对写实的追求,中国画更看重于对写意的控制,这点渗透于对透视关系的把握和对人物形象的描绘等方面。其原因与中国人的心理态度有关。中国文化中儒家居于中国文化的显层,道家则处于中国文化的深层。外儒内道这样的处事智慧作用于绘画时便会使得作画之人奉行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内心又力求追寻平静与超脱,最终形成以神似为主的绘画风格。若是曲解了写意这一思想进行摄影的模仿,无疑是一种邯郸学步。

图中这位博主的作品便是一个在摄影中加入中国风的反例。在前期的拍摄中将人物以全景至于画面中央,后期调色又无法弥补人物与背景的色差,给人以人物出戏的感觉。为了追求写意的画面效果,作者将一副作者将一副有中国风格的画布置于人物之后,强行将写实的人物和写意的背景堆叠在一起,让人贻笑大方。

中国画中的写意旨在形简而意丰,与摄影的画面减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对早期中国“光社”和“华社”作品的观察,不难看出摄影作品中留有大量的画面空白,画面简洁大方给人以虚静之处生气之感。对中国风把握得当的作者往往能够通过留白的方式突出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同时还能营造一种干净安宁的画面效果,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虽然画面简洁,但其隐藏的内容实质是增加了。正如刘半农所说:“写意乃是要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照相表露出来。意境是人人不同的,但要表露出来,必须有所寄藉。我们看到了这种的照相,往往不去管他照的是什么东西,却把我们自己的情绪,去领略作者的意境;换言之我们所得到的,是作者给予我们的怎样一个印象。”在上面的作品中,单纯的模仿中国画的风格和色调并不能挽救一副作品无鲜明印象,缺乏个人思考的事实。这种行为无异于是为了中国风而生硬地加入中国绘画元素。

在当今以西方写实摄影为主流的摄影风尚中,独树一帜的挑战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摄影固然是一种好的尝试。但在加入中国传统艺术的元素之前,理应充分了解其内涵,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徒模仿外表,只能是具东施效颦的外壳。

(《中国摄影报》2017年4月7日)

《罗曼·塞纳是摄影家吗?》胡兆玮

罗曼·塞纳,1938年生于瑞士的阿彭策尔(Appenzell),他是当代艺术圈内著名的喜剧大师,以幽默的、充满迷幻的、异想天开的作品被人所知。他的作品时常使用火药来进行点燃,爆炸和发射,在椅子腿上绑上火箭发射到半空,亦或是用火药炸开一整排的窗户。他的每一个作品像是一场场小型的实验,也更像是一场有趣的玩笑,来制造出一场场让人意想不到又不得不拍手称绝的闹剧,而他作品中最打动人的即是贯穿着他创作始终的诗意的荒诞和无可救药的幽默与诙谐。

很多人称他的作品为一种雕塑行为,或者是瞬间的雕塑,并以行为的方式颠覆并且重新界定我们对雕塑的传统理解。作品多是将特殊的装置或者行动表演,并通过和自然物体和场景的互动产生人为的暂时性的变化。但有趣的是这样一出出玩笑和闹剧最终却又以摄影的方式来呈现。塞纳在拍摄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在一个被压缩的时间段中发挥了他所使用的材料的物理特质,但最终作品往往是记录了作品发生的一瞬间。

也正是因为作品所展现的只是引爆的瞬间,其创作时留下的纪录行为过程的图片和影像则是观众和艺术家进行交流的唯一渠道。这不禁让人想到如今大量的行为艺术家们正在用照片和影像的方式来记录自身的创作行为。英国著名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在16年2月曾经举办过一场名为“为相机表演”(Performingfor the Camera)的展览。展览梳理了摄影和表演之间复杂的互动,展览的前两部分“记录行为艺术”(DocumentingPerformance)和“摆拍/合作”(Staging/Collaboration)侧重于展现摄影对行为艺术的记录、展示和结合,第三部分“摄影性的行动”(Photographic Actions)则开始转向以图片为呈现形式的艺术家行为(如拍摄绘画过程)等。这场美术馆策划的大型展览给了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摄影对行为艺术来说意味着什么?

抛开摄影与行为艺术在艺术史上的关系问题,我们无可争议的是,摄影对于行为艺术的再现和流通,以及进入美术史的书写、博物馆的存档,展示以及市场交易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行为艺术在其开端时却正是为了反对艺术作为“物”而存在。

于是摄影成为了行为艺术所依赖的非物质性媒介,而摄影不光光作为记录行为艺术短暂的存在,也确确实实加入到作品的生产和传播之中。当我们看到一副行为艺术的摄影作品时,我们究竟应该更加关注照片的构图光影和人物关系,还是更在意在镜头前艺术家沉浸于自我的释放和宣泄呢?

也正是因为摄影的介入,行为艺术的性质发生了异化。在顾铮老师的《当代摄影文化地图》中提到“有些艺术家意识到了摄影的力量而专事构想具有可摄影性的行为艺术。他们在设想自己的作品时,一并考虑了将来作为行为记录照片的冲击力度和可摄影性,而这就有可能使行为艺术的强度和烈度升级。”

可以说行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摄影,而摄影也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了行为艺术。两者之间在当下的艺术史书写,画廊与博物馆的存档,展示与交易的成熟艺术市场下,两者间的依赖让彼此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而罗曼·塞纳的作品,其展示和销售虽然以照片和影像的方式进行,但平面图像的背后却又有着大量的艺术反应在发生,他制造的不仅仅是一场表演,一场实验,更产生了凝结时间的瞬间雕塑感,以及某种充满戏谑的剧场气氛。显然,在此之中,摄影最大的作用不是记录作品发生的瞬间,而是将作品中凝结的雕塑感发挥到极致。而这种富有雕塑感的瞬间,也归功于图像恰到好处的抓取。这也和影响了直接摄影这么多年来的“决定性瞬间”不谋而合。

塞纳作品的呈现对于摄影的依赖,以及摄影对作品强度的升级不仅仅是一个个案,这几乎发生在所有用相机去记录行为艺术的艺术家之中。为了相机表演,或是用相机去介入表演,无论如何,艺术作品所承载的媒介间的巨大吸引,兼并和融合正在无时不刻发生,艺术品的分类,艺术史和学科的书写也在悄然的进行改变。对于艺术媒介的探讨,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够得到具有直接和核心的论点。

所以罗曼·塞纳,可以说他确实是一名摄影家,但也不仅仅是一名摄影家。

(《中国摄影报》2017年7月11日)

《专题摄影应摆脱模式化拍摄》陈心远

专题摄影,是纪实摄影文体中最具深度和高度的一种,它显然超越了我们常用的"组照"形式。通常而言,专题摄影是指摄影师针对一个社会问题、一种社会现象、一类社会族群、或任何一种具备典型意义的社会存在形态,以摄影为表现手段,以观照、揭示或批判拍摄对象的某种内在特质所展开的、以表现某个主题为目的的深入调查,它以具备逻辑性的叙事结构展现观察对象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阶段中较多侧面和层次的发展变化,通常至少由20张以上的照片组成,拍摄时间由数天到数年不等,最终留存一个对该类事物具备标本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影像文本。

也正是因为专题摄影数量的需要,许多摄影人逐渐将专题摄影的表达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套路化”“模式化”表达,这样的专业影像又可以说是一种在多媒体、新媒体时代下的专题摄影,提供的读者更多需求为短暂的浮华和热闹,因为视觉瞬间的冲击力和吸引力以及摄影美学变成了大多摄影人首先追求的。其次就是图像从拍摄到编辑排序的套路化呈现,因为这符合人们长期以来的阅读习惯,短平快的文字和图片有序结合,更容易满足读者需要。

然而专题影像如果只是满足短平快的阅读需要,缺少画面和思想和深层次的挖掘结合,那我们的影像有是能够被历史留下来的呢?如果画面只是一味程序那摄影人自身的情绪表达也就被忽略,相当于以他人的要求来完成自身的专题表达,那样的画面也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在我看来摄影人,在专题摄影的拍摄上,都应当返本归真,从一味地追求影像视觉呈现转为对摄影美学与对人文、历史大时空的思想情绪沉淀。在拍摄技巧上,要打破思维固化,更应该具有破坏性思维,即在结构与拍摄上都不跟着事先脑子中的固定模式走--无论是自己的模式还是他人的模式--不能事先决定结构拍摄风格,把被拍主体放进去,而应让被摄主体决定专题的结构和摄影。

进入21世纪后,数码相机逐渐变成普通民用产品,手机摄影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专业摄影已经不再是记录的功能,更注重美学的细节与思想的引领和反思,专业摄影人既然面对挑战也就更应该有所取舍。

(《中国摄影报》2017年6月6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当我们看到一副行为艺术的摄影作品时。摄影最大的作用不是记录作品发生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