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探索党建赋能新机制,谱写“科创+育人”协奏曲 ——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12-19 17:01:5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校地创新平台党建工作,凝练校地党建工作特色,对激发高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探索构建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有效路径和长效机制,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杨启炜老师带队赴浙大衢州“两院”、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12月5日,调研组前往浙大衢州“两院”座谈交流。浙大衢州“两院”副院长朱耕宇、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曹义风等同志分享了浙大衢州“两院”的党建经验,并就调研组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浙大衢州“两院”作为衢州市和浙江大学联合共建的科创平台,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载体高效配置创新资源要素,以人才引育为抓手实现学科发展和产业创新的良性互动,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浙大衢州“两院”的党建工作始终与各项中心工作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创建支部特色品牌活动。近几年,支部打造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普进校园、“求是青苗”暑期研学夏令营和实验室开放日等三个系列科普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了“寻找历史脉络,感悟求是精神”、“研学南孔文化,践行衢州有礼”、“缅怀先烈,砥砺前行”等形式多样、紧扣主题的特色主题党日品牌活动,激发了来衢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归属感与奋进力量。目前,浙大衢州“两院”全面对接六县(市、区),服务企业近300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分析测试中心获CMA认证和CNAS认可,高端仪器设备全面开放共享,测试样品超2万个,服务企业超100家,探索科技赋能毒情和火情防控新路径;面向企业一线和技术工人、高校累计开展培训92期,服务近4000人;成立“求是鹰”科普团,硕博成员开展科普活动30余场,服务人数超3200人次,成为浙江大学校地合作的重要标杆与窗口。

1

浙大衢州“两院”调研

12月12日,调研组前往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与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童嘉,院长助理、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娟等同志进行座谈交流。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是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单位,承担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职能,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建设过10个校地研究院,在全国设立了50个技术转移分中心,引领带动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座谈会上,刘娟老师从四个方面系统分享了创新平台党建与业务融合机制的经验体会。一是要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精神上当好排头兵,充分彰显政治引领功能;二是通过党建工作抓队伍建设,培养党员干部坚韧的理想信念、不懈的事业追求与强烈的责任担当;三是通过党建工作抓政治生态、业务生态、组织生态建设;四是通过党建工作进行资源整合,将党群服务中心建在校地研究院,通过党建活动把当地的校友会、商会等群体串接在一起,找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创新创业协同的最大同心圆。

6817ad6c6c25eceb3fbf15d4dc5bbcd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调研

上述调研活动是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驱动下的高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研究”系列调研活动的一部分,为系统梳理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共性路径和特色举措、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功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前线”信息,对纵深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走深走实、推动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朱洁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驱动下的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机制研究,推动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