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电影《长津湖》热映,影片中呈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深深感动着全国观众,让人忆起那段冰与血的较量。抗美援朝中,浙江大学机械师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中央决策,不顾生死、报效祖国,这其中就有1940级机械系校友李树华。
西迁浙大求学 铸就家国情怀
李树华出生在战火四起的1920年,一生见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抗美援朝、新中国腾飞崛起......于2017年安详离世。“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世俗意义上的平凡人,但我们的一生并不平庸。”李树华曾这样看待自己的生平。
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浙大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开始西迁。自浙西天目山、建德到赣中吉安、泰和,再到桂北宜山,最后在1940年,跨越2600公里到贵州遵义。李树华就在那一年秋季通过了全国统考,进入浙大机械系就读。
“那时条件艰苦,校舍是空置的文庙,校门就是庙宇的门面,却并没有影响它作为高等学府的庄严。我永远记得我入学那天走过狭窄的弄堂,看到文庙门边挂的牌子赫然书写着‘国立浙江大学’,那一刻我无比激动。”“文庙里有栋三层楼做宿舍,食堂是在院子空地上加盖的大概两三百平方的一个平房,摆了几十张桌子,所有师生都是站着吃饭。原本没有地方洗澡,就在文庙最后面养猪的地方装了几个水龙头,用冷水洗澡,四季如此。”“那个时候正是举国抗战期间,我们还要经常躲避日军的轰炸。”李树华生前回忆起那段求学时光时感慨颇多。
即便在那样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当年的遵义、湄潭,从大街到田间,从庙宇到茶馆,处处都能看见诲人不倦的教授和学而不厌的学生。1944年,世界著名科学家、英国学者李约瑟来湄潭考察,也正是那次考察,浙大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深深触动了李约瑟,他将浙大称为“东方的剑桥”,李树华对此印象深刻。这一年,中国正处在抗战胜利的前夜,也是最艰难的一年,此时,还可以时时聆听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等科学巨人的教导,感受周围“读书不忘爱国”的浓厚氛围的李树华暗暗发誓:唯有苦读方不辜负这样珍贵的求学机会,唯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李树华在此时毕业。但浙大的求是学风、大师们严谨的治学风范,却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
参加抗美援朝 他义无反顾
八年抗战结束,后方很多机关、大学、人员选择回到北京、上海、华东、华南……那些当时为避战祸不得不离开的地方。李树华随转移的人潮一路向东,一路拦车搭车,坐在高耸的货车顶端,辗转九天才回到萍乡老家。离家八年,父母苍老了,留在家乡的旧友经过岁月的摧磨变得成熟甚至沧桑了。
在战后一片萧索的中国,李树华尽管手中握着文凭拥有专业知识,到哪里工作,从事什么样的行业,依然是一个迷茫的事情。看着周围的同学奔赴南京、香港、台湾,甚至更遥远的大洋彼岸,可面对当时工业百废待兴的中国,李树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然而,经历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工业强国的理想已经深深根植在李树华的心中,在遵义机械实验室的那些车床、刨床等设备运行的场景又浮现在李树华的面前。很快,李树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进入上海铁路局杭州分局金华机车机务段做了一名实习生,在机械专业领域开启了自己的工作生涯。“我特别热爱我的专业,我的同学们都是,我们那一代人好像对物事都很执着,也许是因为匮乏,所以更懂珍贵。”
李树华工作努力,技术扎实,实习期满就担任技术室副主任,一年后又因为业绩出色调到杭州分局工作。看起来人生就这样走入轨道,如他每天设计维护的机车一般,平稳幸福地驶向静好的未来。
1950年10月,为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战事激烈,消耗巨大。在以长津湖之战为代表的第二次战役胜利后,战线从鸭绿江边推进到“三八线”附近,距离一线部队最近的兵站已远在300公里之外,而志愿军在朝部队超过40万人,物资的需求量倍增,加上美机封锁,汽车已经很难满足远距离大运量的后勤补给要求,恢复铁路运输刻不容缓,急需技术人员前往丹东支援......
这时李树华的爱人刚刚怀孕,他满怀将为人父的期待和欣喜,给孩子取名“小杭”,因为他爱杭州,这里有母校。铁路系统的号召传来,杭州分局进行了动员。一边是柔弱需要照顾的妻子和还未出生的孩子,一边是青年时就立下的担当责任,李树华虽不舍却坚决。“我年轻,我去。”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他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作为主任工程师,与100多名同事组成了“援朝机务段”,在丹东鸭绿江边的战场边缘开始了艰苦的工作......敌人将铁路运输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为阻止志愿军和援朝物资过江,对铁路、桥梁、车站和列车等进行不间断地狂轰烂炸。战斗机的轰鸣在上空盘旋,只要在白日里走出山洞,就有可能成为机枪扫射的目标。
为保证运输线畅通,他们只能晚上不眠不休地工作,争分夺秒地抢修、抢救,白天躲在山洞里休息,颠倒的作息和机群的轰鸣让人根本无法入睡。日日置身群山大江环抱之间,仿佛与世隔绝,夜间雪地里工作,双脚都要被冻掉了,吸进肺里的每一口空气中仿佛都带着碎雪,巨大的工作量和艰苦的环境挑战着每个人的体能极限,他们的意志力经受了最残酷的锤炼。
“挺住意味着一切。”
丹东作为东北大后方支援前线的前沿阵地,200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大军和几百万吨军需物资都是经过这里再源源不断运送到朝鲜前线。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李树华这样的铁道卫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建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不计功名 退守专业默默耕耘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这次的胜利在举国人民心中意义非凡,因为我们战胜的是强大的美国。回到杭州后,单位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掌声、红花、赞美、荣誉铺天盖地而来。他们是功臣,似乎可以靠着功劳簿过一生,但李树华没有,他又回到他工程师的角色中,过起了淡泊规律的生活。
李树华曾这样说:“我为一场胜利做出过自己的贡献,我很骄傲,但我不能把外界的反响投射成真正的自我,经历了这些,我得到了自我的提升,我还要继续向前。”
后来他辗转调任大连、大同、常州,因为工作需要直到68岁才退休,之后又因德高望重、技术精湛先后被上海、深圳几家中外大公司高薪求聘,他见证了浦东的崛起,深圳的春天。
李树华走过许多地方,却一直没有离开过机车机械。
“我一辈子与机械打交道,其中的枯燥和乐趣外行人无法懂得,机械是我一生价值的体现,精神的寄托,我做人做事就像机车里的每一个零件那样,只要生命的动力还在,只有运行,绝不懈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